第146章 538(2 / 2)
似乎就是他在灌江府时听到的。
但中原大地,旱灾洪涝其实都很常见,便是做个预防演习都是行的。
上个月还在为良种增产的事开心,这个月立刻忙预防灾害的事。
在翰林院跟刘学士,王学士一起谈诗论画的隐士大家看着隔壁几个院忙忙碌碌,甚至探了探头往外看看。
一听所为何事,竟然觉得手底的画也不香了。
最后发出一句感慨,承平国有这样一群官员,怎么会不兴盛。
不过艺术家跟政坛到底是不挂钩的,他们也插不上嘴啊,没用啊。
纪炀听此还笑,说道:“能留下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怎么会没用。”
说着,还寻了些好笔好墨送过去。
皇上也从益宁府拨来不少天然颜料,然后继续公务。
基础建设需要,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少啊。
纪炀这个做法让文学士一群人有些黑脸,其实做什么政绩,他们倒还好,让他讨了这些大家的欢心,那对他们来说才更难堪。
可惜不管他们什么想法,纪炀根本不介意,中原各府各州,虽然没有对百姓说预防虫害的事,可私底下各处粮仓都在一一查验。
他们甚至怀疑,纪炀是不是借这个事情查各地粮仓跟账目是不是相符。
说是防止有灾时无粮,可谁能有真正猜到纪炀的想法?
但现在朝中,又有谁能管得了纪炀?
借着种子的事,他身份再次水涨船高,连他娘子在国子监都是只居在韩潇之下。
当然,他娘子也有本事,这是另说了。
不知从哪开始,传了一句话。
中原为何一会旱,一会洪涝。
就因为黄河,而黄河是地上河,所以容易泛滥成灾啊。
想想,一条河,比两边的河岸跟田地都高,多下点雨就容易泛滥,这不容易出事?
他纪炀,如何就是这地上河。
而小皇帝?
又有人说地上河,不就是帝上皇。
田地,不就暗喻皇帝。
所以他要防治灾害,清查粮仓,谁敢说个不字。
流言一出,便止不住。
纪炀身边二十护卫,两个小吏查到大年初五都没查到消息的源头。
此刻在伯爵府家宴,关起来门来吃饭,这些跟着纪炀出生入死的兄弟们自然都在席面上。
偶尔在家的纪伯爵都不能进来的。
趁着纪大人看信件的时候,小吏岳文塞皱眉:“汴京城,哪有我们查不到的消息。可这歹毒的谣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根本找不到根源。”
鲁战也是如此,他还在皇庄上做事,遇到的人更多,他也是找到消息源头的。
那二十护卫更是忠心耿耿,此时全都垂头丧气。
纪炀虽说在看信,但也在听他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