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初闻噩耗(一)(1 / 2)
此时的柳永在睦州推官任上正干得风生水起,深得上司的信任和赏识,深受同僚和百姓的尊崇和爱戴。
他在景祐元年终于进士及第后,没有回家乡报喜庆贺,而是直接离京上任。没有回武夷山家中庆贺,一是他天性不喜欢凑这热闹,二是他的二哥与他是同榜进士,有二哥代表说得过去。
柳永自接到吏部任职命令后,心情很是舒畅,急匆匆要赶往睦州上任。他对睦州并不陌生,在杭州期间就几次到过那里,他喜欢那里的山山水水、风物人情。
除了新官上任这一常人都有的急迫心情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如今的睦州知州乃是本朝最著名的人物、声名赫赫的范仲淹,他虽然没有见过范仲淹,但耳内早已灌满了朝廷上下对此人的赞誉。柳永很敬慕范仲淹的为人,急于要见到这位受人景仰的人物,领略这位名臣的风采,在这样的人手下为官,真是求之不得。
但是,当柳永到达睦州时,范仲淹却刚刚离任去了苏州。范仲淹和柳永这两个年龄相差无几的人,互相都想见上对方一面,却是交臂而过。一个羡慕对方词填得好,一个敬佩对方为人正直,是个好官。
但是,柳永到任不久就领教了仕途风险。
柳永初到睦州就给知州吕蔚留下了深刻印象,吕知州也是新上任不久,柳永想,正好辅佐同是新人的吕知州共同干一番事业。更何况到任不久后办的几件案子都很漂亮,增强了信心,了解了基层为官的各项制度,正可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吕蔚是恩荫入仕的,他的父亲是著名宰相吕端。所谓的“恩荫制”,就是可以不必通过科举考试,靠着父辈在朝为官的荫庇,由皇上直接授予官职。吕蔚久在地方,不知朝堂倾轧风险,他认为柳永这样正直有能力的官员,不宜将大好年华浪费在地方上,贸然举荐柳永回京任职,在荐书中将柳永的能力、政绩和品行大大夸赞一番。
副宰相夏竦和掌管官员考核的郭劝对柳永有些不好明说的嫌隙,无非就是小小的误会和看不上眼,甚至是嫉妒柳永的名声响亮。他们两个暗地里达成同盟,利用职权百般阻挠,不想让柳永这样的另类官员进入朝廷,影响皇上。郭劝将柳永如何办案的那些业绩都瞒下不报,他对皇上说,柳永到任一个多月,能做出多么大的政绩,值得知州吕蔚如此大力举荐?举荐的背后有没有见不得人的内情?夏竦则拿出真宗时改官须经过“三任六考”的诏令。
皇上尽管喜欢柳永,但是耳根子软,耐不住郭劝的推三阻四,更扛不住先父真宗皇帝的诏令,皇上无奈只得点头,同意驳回举荐。柳永对这些幕后操作一无所知,他甚至认为驳回举荐合情合理。
所谓三任六考,就是说要有在三个以上郡县任职的资历,还要经过六次考核合格后,方能取得进京为官的资格。实际上,这条诏令根本就没有认真执行过,也只有夏竦这个老奸巨猾的人才能想到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