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邓丽君26(1 / 2)

“你怎么对价格这么清楚?说明你也想买嘛!”

“我,我不想买,我看看还不行啊?”

“别吵吵了,我说两句……”

陈建军一般不发表意见,但凡想说两句,就是主意已定,道:“电视就别想了,以我们家的实力根本弄不到货,那是有门路的人家才能看。

自行车也不用买,你妈平时不用,我骑单位的。

我觉得应该给你买一块手表,你也不小了,有块手表方便。”

“诶,这个对!戴块手表,上哪儿都能让人看得起。”

于秀丽同意。

“手表啊,行吧,那就买一块。”

陈奇点点头,人的运势可以通过佩戴物品改变,这个他很有经验。

就像上辈子,他本来桃花运很差的,后来买了一块百达翡丽手表和玛莎拉蒂,诶,运势瞬间改变了,还总有妹子说车上空调不好,上来就脱衣服,烦不胜烦……

“至于录音机呢……”

陈建军挠挠头,忽然嘿嘿一乐:“其实我也想买,本打算攒点钱的,现在正好。”

“陈建军你要脸么?拿孩子钱满足自己私欲,你党性都哪儿去了?”

于秀丽训斥。

“行了行了,谁买都一样。那就定了,一块手表,一个录音机。”陈奇笑道。

“这得花多少钱呐,眨眼就没了。”于秀丽心疼。

“没了我再挣,今天八百,明天就八千了。”陈奇安慰她。

人们对这个年代的普遍印象,就是穷。

也确实穷,但分地方,分群体,这时候有一些人是挺有钱的,比如大工厂的工人,好岗位上的国企职工,有一定级别的干部……

他们本身工资就多,平时也没有花钱的地方,单位全包了嘛!

自然就能攒下钱来。

当然如果放到全国,尤其是农村,那就不忍看了,农民忙活一年能见到钱就不错。

…………

手表的牌子挺多,比较著名的就是上海牌、海鸥牌,京城本地还有个BJ牌。

上海牌大概120元。

陈建军暂时没弄到手表票,只有买录音机的票,就先买了录音机。

去年,商业部搞了一個“赴香港考察小组”,以每台93港元的价格,买了1万台盒式录音机,运回来定价每台200元人民币(当时100港币约等于30人民币)。

人们从下午开始排队,等到了第二天早上,把柜台都挤碎了。

今儿是周日,休息。

眼下是单休,1995年才变成了双休,直到2024年也没真正落实。

一家三口齐出动,专门来到王府井大街的市百货大楼。

这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百货商场,张秉贵就在这里工作,张秉贵有不知道的么?一位卖糖果的售货员,全国劳模,人大代表,比任何一个明星都要红。

他坐公共汽车,有人给让座,去洗澡,有人给他搓背,病重住院,国家领导人纷纷探望。去世后百货大楼在广场立了铜像,领导人给题的词:“一团火精神光跃神州”!

这里的商品最全,周日人多。

三口人随着人流进去,没着急买,先随意转了转。

一楼是卖雪花膏、洗头膏之类的地方,但给张秉贵专门开了一个柜台卖糖果,人山人海都往前挤,以能买到他亲手抓的糖果为荣。

他有个绝活,叫一把抓。

顾客要二两,他一抓就是二两,要半斤,一抓就是半斤,据说平时拿小石子练,刻苦练出来的。

劳动最光荣,这年代可不是说说而已,张秉贵和时传祥都是典范,有人说他们有编制,给你编制,让你天天掏大粪,你干么?

陈奇也想瞅瞅,奈何挤不进去,只得作罢。

溜达了一会,到了卖录音机的柜台,这里人竟然也不少——陈奇有点想乐,这感觉就像“不是说经济不好,挣钱难嘛?怎么一个个都比我有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