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178(1 / 2)
还希望给自己拟谥号为愍,愍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这个谥号不好不坏,有同情之意。
另一封送到纪国,希望纪伯看在亲家的面子上,照拂郑国。
第二封信其实也表明了,虽然纪国没有支持郑仲,可作为郑姬的亲哥哥,郑仲还是沾光了的。
八月上旬,郑伯薨。
郑锡闭门不出三日,出来后胳膊缠了黑纱。
纪伯大度,自然默许这种行为。
跟郑锡最有关系的郑伯一走,他更是死心塌地在纪国当大学士。
再说哀悼旧主,这又不是错处。
郑国那边,也有人提议不该叫郑愍公,该叫郑灵公,这便是恶谥了。
还是纪伯念及郑锡,派人送信定下愍。
郑伯从出生起一生顺畅,为人聪明,祖父是国君,父亲是国君,自己也是。
要说他的本事也算不错,只是有个郑锡太为厉害。
他若是个大度的,郑国现在已经占了赵梁九城,又怎么会被人欺辱。
之后后悔,不仅晚了,还让郑国的局面十分尴尬。
可他走之前,又以名士会挽回些颜面,平稳度过立储之事。
死后称愍,也不为过。
新上任的郑仲,郑伯,本就不在意这些,能卖个好给纪国,还是无所谓的。
同时他也没有请回郑锡的意思。
一个是知道郑锡不会离开纪国,另一个是这位以前支持的是他庶哥,这种情况下,他就算装装样子都懒得做。
郑锡这种聪明人怎么看不出来,不过心里没什么波澜。
在纪国这些年,他早就事事以纪国为主。
不过之前的郑伯走了,那有件事他要拿回来。
名士会。
这东西既是他一手创办。
那拿回来也不算什么吧?
再说,国子监专门开辟的一处,不就是给名士们准备的?
他们纪国要把十年一次的名士会,变成年年有,月月在。
十年一次,一次三个月?
这怎么够!
在小公子纪凌把国子监讲学台扩建的时候,郑锡就明白意思。
现在终于能做了!
以纪凌的视角,他自然举双手同意。
名士会上虽然乱七八糟的事很多,但彼此交流真的能促进大家的长进。
他那个世界稷下学宫名垂千古。
这种好事,纪国肯定要有!
在新任郑伯还在熟悉权利的时候,纪国发出不少邀请。
说是纪国官学国子监新修了讲学台,请天下名士前去讲学,同时他们纪国还有天下四公子之三,也会上台讲解。
更有纪叔公,耘先生等人,还有造纸术的一点见解,全都会分享出来?
天下四公子之三?
纪叔公的冶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