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媳妇的人生(快穿)_分节阅读_第116节(2 / 2)
院子里,汪正德很不自在,咳了一声道:“冬雨,你别听她胡说。”
郑冬雨低下头,她因为女儿家的羞涩,没有把感情说出口,因此错过了嫁给心上人的机会。曾经她无数次后悔,有好几次都想剖白心迹,最后都没敢。此时她又有了冲动,如果这一次不说,不知道又要等多久,她张了张口:“大哥,她说的也不全错,我确实……”
汪正德耳朵有些发热:“我去看看娘。”
郑冬雨不打算再磨蹭下去,追了一步:“大哥,其实我最想嫁的人是你。李家那边,我已经分床两年了。”
院子里一片安静,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离二人很遥远,此刻却因为这份安静显得声音很吵。好半晌,汪正德才艰涩地道:“冬雨,你已经嫁了人,我也娶了妻……”
“可是潘秀丽一心求去,她天天这么折腾,根本就不是过日子的人。你这家不成家,我心疼你。”郑冬雨咬牙,“李蛮猜到我有了外心,已经和村里寡妇来往了小半年了。”
汪正德怒目圆瞪:“他敢!”
说着,撸袖子就要冲出去打人。
“大哥!”郑冬雨声音加大,“我没有阻止,更没有生气,甚至还在庆幸。大哥,他有了其他女人,你这边日子也过不下去,我想回来照顾你……照顾娘……”
汪正德哑然。
“冬雨,我们俩不能这样。”
郑冬雨眼泪夺眶而出:“可我想和你做夫妻。人这一辈子,要是不能与自己心悦的人在一起,活着还不如死了呢。我不想管外人怎么看怎么说,只想问你,你可有想照顾我?大哥,李蛮有了那个寡妇,从不把我往眼里放,我们回不去了,如果你不娶我,那我这辈子就只能守活寡,还要被李家人嫌弃,外人也会说我没本事守不住自己男人。”
她扑上前,因为抱着襁褓,不能伸手去拥抱汪正德,干脆用孩子靠着他,可怜兮兮地唤:“大哥……”
要说汪正德对郑冬雨一点想法都没有那是假话。他隐隐也有些明白郑冬雨的心意,所以才会半推半就抱着她捅鸟窝。
恰在此时,孩子哇哇大哭,郑冬雨急忙去哄。
家里已经没有奶,现在去让人挤,最快也要一刻钟。这两天汪正德已经发现,这娃说吃就要吃,会一直哭到奶水入口。
说实话,真的很难带,很烦躁。
汪正德看着她忙忙碌碌,忽然就生出了将这个孩子送走的念头。虽然孩子来之不易,但那是于潘秀丽。如果他娶了郑冬雨,再生一个应该不难。
还有,母亲身子弱,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潘秀丽把俩孩子带走,其实也算是减轻了负担。
至于潘秀丽带着两个孩子要如何求存,这就不关他的事了。
郑冬雨拿着鸡蛋去换奶水,汪正德抱着孩子转悠,在孩子哇哇的哭声里打定了主意。
稍顷,孩子吃饱喝足。汪正德带着他登了潘家的门。
高玲珑开的门,看见他,冷笑道:“现在来求我回去,晚了。”
她是猜到了汪正德的心思,故意这么说的。
汪正德冷笑:“老子不要你了。今儿来就是告诉你一声,你要儿子,拿钱来换。”
第146章 孝媳七
高玲珑早就猜到他不是来接人, 就算来接语气也不会好。不成想他居然连辛辛苦苦盼了几年的孩子都舍得送出来。
“之前我要走,是你让我家孩子留下的。”
汪正德冷哼:“孩子这么小,没有奶吃会饿死。我也不能天天去别人家借, 你这个做娘的明明有奶却不给他喝, 就没见过你这么狠心的人。我把孩子送来了,你养着吧。”
说着,将襁褓往前一递。
高玲珑没有伸手去接。
都说慈母心肠,潘秀丽对于自己受了不少罪才得的孩子自然是疼爱的。汪正德一家子什么德行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她舍不得把孩子留下。高玲珑故意如此, 就是想让汪家放弃孩子。
果不其然, 这才几天,汪正德就受不了了。
“我不要。”高玲珑后退了一步,拉开了距离。
汪正德眼神一厉,弯腰将孩子往地上一放,转身就走。
高玲珑看着他背影,喊:“你连唯一的儿子都不要,是不是想找别的女人给你生?”
汪正德脚下微顿, 跑得更快了。
夫妻二人到现在只是口头上说了分开,关于银子和孩子并没有商量好。汪正德认为, 潘秀丽已经生了去意,从她这里拿一张和离书就是耽误点时间的事。现在最要紧的是冬雨那边。
他不能让李家觉得郑冬雨是找好了下家才回去闹的。因此, 他已经盘算好了, 等到郑冬雨拿到和离书回了汪家, 他再过来与潘秀丽撕个干净。
孩子留在汪家这几天的奶水全靠汪正德去借, 本来就不胖的娃娃小脸又瘦了一圈, 看着可怜得很。高玲珑没有立刻去抱,而是站在门口撕心裂肺, 破口大骂汪家不做人,骂汪正德畜生不如连儿子都不要。
潘家不同于别家是做生意为生,他们有自己的地,只是住在镇上。镇上的人比村里要多,也比村里得闲,高玲珑这么大的嗓门,很快就引来了不少人。
有大娘看不过去,过来率先将地上的孩子抱起,想要递给高玲珑。
高玲珑故作伤心,没有去接,而是继续痛骂汪家。
“一个子儿都不给,说是孩子要喝奶……那小花都已经五六岁了,他还是不要!那个混账,就是想甩脱我们母子三人过逍遥日子,外头的狐狸精就那么好?”
夫妻吵架,张口就说男人有外心这事很正常。
大家同住在镇上,汪正德不是那种人,做生意也从来不跟大姑娘小媳妇开玩笑。高玲珑这话一出,立刻有人帮着说好话。
都说劝和不劝离嘛,哪怕汪正德真的有那些事,也不会有人在此时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