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分节阅读_第114节(1 / 2)

  等到霸道消亡,王道就会大行于世,这个时间或许是两百年,或许是五百年。

  在这之前,洛氏只要能够拿到王道道统的解释权,就会在未来的天下之间立于不败之地。

  五百年,有素王老祖的庇佑,洛氏存活到那时是没有问题的,所以现在就要开始做准备了。”

  对未来提前做准备是洛氏一贯的做法,但是洛长想要王道道统,这让洛又很是疑惑。

  他直接问道:“国君,天下才智之士如过江之鲫,公室子弟虽然聪慧,但也不是代代都能出贤人。

  若是有昔年老子和孔子那样的圣人出现,直接立地成圣,经典的解释权一定会转移的。”

  思想是最不容易控制的东西,因为聪明人会思考,不完善的理论在那些天纵之才的面前,到处都是漏洞。

  一旦理论被批驳的体无完肤,对于一个学派就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大多数情况下,失败的学派是没有翻身之地的,想要再次兴起,起码要以百年计算。

  况且,洛氏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收集者,现在却要向外输出自己的思想,这种角色的转换,是一种很冒险的尝试。

  对洛又心中所担忧,洛长当然清楚,解释道:“叔父,先祖明公所著的王道、儒生们所提倡的仁义之道,再加上洛国公室七百多年来所身体力行的为君之道,若是能够融合起来,那该是一副什么样的盛景呢?

  您说,难道会有君主不喜欢那副场景吗?

  难道会有君主不希望自己治下的王朝达到那样的灿烂吗?”

  洛又大声笑道:“国君,这副盛景终究只是那些君王的幻想罢了,因为他们不是圣人,所以是做不到的。

  仅仅是洛国现在所推行的王道他们就做不到,更不要说典籍之中所记载……”

  他说着说着突然停了下来,眉头开始皱起,仔细思索着洛长的话。

  然后恍然大悟,兴奋道:“国君,您这是要将王道所幻想出的天下大同,直接等同于洛国治世,要让洛国成为后世之人所幻想的乐土,王道追求的终极。”

  洛长笑道:“然也!”这就是洛国最大的优势,曾经在洛氏的统治之下,真的有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存在。

  他的君主和子民之间互相关爱,子民愿意为君主赴汤蹈火。

  公室之间互相友爱,没有杀戮,没有骨肉相残。

  君臣之间永远都是忠诚和信任。

  哪一个君主不想要这样的国家呢?

  哪一个行王道的士子不想要建立这样的国家呢?

  到了那个时候,难道还有人能比洛氏更懂吗?

  须弥芥子之中的史书拿出来砸到他脸上,让他好好看看,当年的洛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洛又越想越是兴奋,连忙问道:“既然要创造王道乐土,那么最关键的就是两点,第一是王道要兴盛,第二则是洛氏要在王道之中占据大义地位了。

  国君,您准备如何做呢?还请说出来吧,臣一定竭尽全力,将这件事完成。”

  “叔父,不仅仅是您,公室子弟现在不出仕国中,除了有军略天赋的子弟训练敢战士外,全都要做这件事。

  王道是老祖素王所提出的,《王道》、《王制》、《周礼》这都是流传至今的古籍,一切王道的思想都从这里而来。

  经过先祖明公作《洛语》,《洛宫春秋》发扬光大,直到孔子横空出世,他阐述了素王和明公的王道,然后提出了仁的定义,还续作了《洛宫春秋》。

  最关键的是,他的弟子之中有太多的贤能之人,这些人将儒家传播开来,还不断地开拓,洛国学宫之中,十之五六都是儒生,就是明证。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儒家的源头握在手中,要明确素王在儒家道统之中至高的地位!”

  从孔子出现,洛国公室就一直关注他,历代洛侯都认为孔子的学说是最能风行天下。

  因为孔子认为天下虽然纷乱,变法图强没有错,但天下终究是要安定的,所以执行政策就一定不能极端,必须要在结束乱世的基础上,还能很快的转变到治世上。

  可惜列国君主只想结束乱世做天下霸主,统合六合八荒,根本没想过统合之后的事情,于是他遭遇了无数的失败。

  洛又自然知道儒家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洛长的想法却觉得有些不妥。

  “国君,难道您是要将老祖素王列入儒家圣贤之中吗?

  这怎么可以呢?

  虽然儒家是能传世千年的学说,但素王至高至圣,是天上之人。

  人间道统怎么能容下素王的伟大呢?”

  洛长摆摆手笑道:“叔父多虑了,素王是万法之源,万家之首,圣中之圣,天地之间一切道理的源头,当然不会仅仅做儒家的圣贤。

  真正要做儒家圣贤的是先祖明公,就如同先祖毅公为天下纵横之人所敬拜一般,先祖明公应当让天下儒家弟子敬拜才行。

  道统素王第一,明公第二,孔子第三,再将从明公时起至孔子之时的贤者和孔子门徒之中的佼佼者,挑选出作为儒家先贤,编撰成儒家经典流传后世。”

  先祖明公?这倒是很合适!

  孔子生前就非常的尊崇明公,作了《洛宫春秋集注》,还续写了《洛宫春秋》的下半卷,这都是弟子才会做的事情,完全可以将孔子视作明公道统的继承人。

  洛又忍不住赞叹道:“国君,您的想法实在是妙不可言。

  儒家子弟之中本就有无数的公族子弟,很多儒家子弟本就觉得儒家出自洛氏王道,这个提议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能够拒绝。

  况且现在的天下列国,儒家处境本就不佳,这是法家和纵横家的天下,是兵家的棋盘,儒家只能托庇于洛国。

  再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候了。”

  儒家的学说是如此的不合时宜,面对洛国递来的橄榄枝,自然会立刻涌上来。

  那些不愿意的,在汹涌的大势面前,会直接被抛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