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分节阅读_第500节(2 / 2)

  这幅场景,就连两千石的一郡之主,沛郡太守都做不到。

  要知道这个时代可是视郡守若国主的,可见曹氏和夏侯氏在沛郡之中的威名,可见曹操当年刷名声的重要性!

  万事俱备,举起大旗,勤王起航!

  ————

  武皇帝者,沛郡谯县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先汉谯侯之后,谯侯者,沛王太后所出,沛孝王同母兄也。

  武帝少豪爽,有权术,居于沛郡之间,而纵横放荡,不治行业,有任侠之风,族从兄弟皆敬之,族中宿老奇也,谓武帝曰:“曹氏百五十年,以恩宠进,今得麒麟子,能进公卿乎?!”

  武帝慨然,曰:“无双武襄侯有言:‘丈夫生于天地间,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岂可郁郁于笔墨之间。’

  令我亡时,刻‘汉征西大将军谯侯操之墓’,不负此生。”

  族中愈奇也,而名传郡县,年二十,遂举茂才!——《魏书·武帝本纪》

第594章 马踏幽州试剑锋

  “咚咚咚!”

  大地动颤的马蹄声,激扬的尘土,数之不尽呼啸而过的骑兵,还有一辆辆大车,无数百姓成群结队的或主动,或被动的被押送着离开幽州。

  燕国崛起之后,和汉朝的关系非常的微妙,每年燕国都会派遣使者前来进贡,献上辽东的特产。

  朝廷的旨意每次下达,都会找理由推脱。

  而且燕国还将辽东本土的胡人,一波波的往西赶、往南赶。

  导致进入并州和幽州的胡人越来越多,而且还在不断向西蔓延。

  这让一直天下无敌的大汉怎么忍?

  于是双方关系渐渐紧张,一场场武装冲突,就这样产生了。

  双方之间颇类敌对的关系,朝廷当然不可能再往辽东流放人口。

  秉持着山不就我,我便就山的原则。

  于是燕国南下幽州,从边境开始,一个县一个县的搬空人口,是真正的搬空,完全当作国策来进行。

  一开始普通百姓还很慌,后来就听凭天命了。

  燕国除了更冷之外,一个新兴的政权,而且还是小国,单论廉洁程度、组织程度,都是胜过现在这个腐朽的汉廷的。

  但对幽州的官吏和汉廷的公卿来说,这自然是耻辱。

  但现在的燕国,从辽东以北南下,攻下辽东,又占据了幽州的一些郡县之后,是个集游牧和农耕为一体的很稳定的国家。

  想要攻下这样的国家,耗费又大,而且尝试过几次,成效很差。

  国中频繁爆发的天灾,让公卿和皇帝歇了暂时和燕国开国战的心思。

  这可不是直接忍了,从攻灭匈奴之后,汉廷从来都没有想过忍着,现在公卿和皇帝都想着以后恢复过来,一定要把燕国夷为平地。

  在无数狂奔的骑士中,一个身着甲胄的小将奔行到大纛之下,向英武的将军急声问道:“将军,我们就这么直接走了吗?现在的汉廷正在爆发内乱,太平道席卷了幽州,汉廷兵力不足,这是我们的好机会啊。”

  将军骑在马上,见到小将面容陌生中带着一丝熟悉,便问道:“你是何家子弟?”

  小将闻言抱拳朗声道:“回将军,小子出身玄门郡慕容氏。”

  “玄门慕容氏?!”

  将军很是惊诧。

  慕容氏在燕国不算是多。

  当年燕国祖先被流放在辽东以北的大鲜卑山周围,那里本就生活着名为“鲜卑”的胡人部族。

  燕国祖先不仅仅被流放,无论是刘氏皇族,还是其余的豪强家族,都被逐出了宗谱,剥夺了姓氏,成为了孤魂野鬼。

  但人怎么能没有姓氏呢?

  古来姓氏无非官职、封土、赐氏。

  流放的诏书中皇帝要求他们用地名为氏,永远让他们以及子孙记住,自己是被流放的罪人后裔。

  虽然屈辱,但是谁敢违抗大汉皇帝的命令?

  数遍汉廷青天之下,没有人可以!

  这导致燕国之中的汉人,复姓极多,而且重复的姓氏极多,甚至还和鲜卑人有重复。

  慕容氏的人虽然不多,但支脉不少,其中甚至有汉化的鲜卑人。不过出身玄门郡的慕容氏,那应该是被流放的道家子弟那一脉,姓氏取自“慕二仪之道,继三光之容”,在普遍以官职和地名为姓氏的燕国,算是独树一帜。

  玄门慕容氏是燕国中的大族,有家传的经学,最重要的是,慕容氏有一手医术,在当初刚刚被流放到大鲜卑山时,这一手医术不知道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小将并不意外将军的表现,抱拳道:“正是玄门慕容氏!”

  知道了小将的身份,将军微微点头,他和慕容氏的关系还不错,于是便和颜悦色道:“之所以要及时撤走,正是因为汉廷有内乱。

  表面看来,汉廷一乱,这是我们大燕的机会,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汉廷的实力还远远不是我大燕所能相提并论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