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钟相、杨幺起义326(1 / 2)

夬卦六爻讲述了钟相、杨幺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率众在洞庭湖地区起义的历史故事。

钟相本是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的一个小商人。生逢北宋末年,他趁乱世在家乡搞起了宗教活动,当地老百姓只需缴纳一点钱粮,就能加入他的组织,大家互助共济。他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主张,表示要让老百姓在财富上平均,在社会地位上平等。这个主张赢得了无数老百姓的拥护,周围数百里的贫苦农民纷纷加入,影响遍及洞庭湖周围各县。

宋高宗本有机会在起义的萌芽时期,将这支力量收归己有。公元1127年初,钟相命长子钟子昂组织三百民兵北上勤王,被刚刚登基的宋高宗命令就地遣返。其时金兵残暴,所过之处烧杀抢掠寸草不生,南宋朝廷也是横征暴敛,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

公元1130年,金兵攻入潭州(今湖南长沙)屠城,鼎州危在旦夕,钟相于是率众起义以保卫家乡,建国号楚,自称楚王。起义军把诛杀官吏称为行法,把平分地主富豪的财产称为均平,凡是参加起义军的人,一律免除赋税徭役。于是洞庭湖周围人民纷纷来投。起义军很快攻占十九县,拥兵数十万。

南宋官兵派出奸细混入义军内部,随后内应外合大举进攻。义军“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虽然人数众多,终因军事水平有限而吃了败仗。钟相、钟子昂父子先后被俘杀。

钟相死后,雇工出身的杨幺(1108年-1135年)率领数十万义军转入洞庭湖区,利用河湖港汊安营扎寨,继续与官兵抗争。义军据湖区造车楼大船,严密设防,“惕号,莫夜有戎,勿恤。”陆耕而水战,实力一天天增强。

三年后,杨么立钟相幼子钟子义为太子,自号大圣天王,重建楚政权。“壮于頄,有凶。”沿洞庭湖一带义军营寨林立,战船鳞次栉比,声势大壮。他们活跃在洞庭湖地区,扼住了南宋王朝的交通大动脉:长江水道。朝廷将其视为心腹大患,不得不兴兵讨伐,以平内忧。

官兵虽然势大财雄,但与义军相比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他们对洞庭湖及长江流域复杂的地理水文情况一无所知。当宋军水路并进来到洞庭湖地区时,发现从水道纵横的陆路发动进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而当他们计划沿水路进逼义军营寨时。又发现部分航道狭窄,体型巨大的战船难以通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