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137(1 / 2)

应该看看她所谓的年礼了, 今晚就是为这来的。

但她被训斥一顿没起火, 叫胤禛有些微妙憋气,想听她还能说出什么来。

“还没入宫的时候,奴婢的兄长曾带奴婢去茶楼里听说书, 先生讲到前朝苏州府下面的县里,发生过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耿舒宁不动声色退开两步, 声音柔和将故事娓娓道来。

说的是那县城里有个老地主, 格外爱财,旁人最多是抠门, 这老地主不捡就算丢。

他特别喜欢跟人借银子, 拿来放份子钱,再还人家本金。

“本金他也从不主动还, 总说银子是他的命,每回还债都要病一场,还不是假装的。”耿舒宁见胤禛挑眉,垂下眸子藏起眸底的狡黠。

“跟他要债,真真比把死人气活还要艰难,脸皮子稍薄一些的,就得吃哑巴亏。”

后来,这老地主的小儿子从外地游学回来,得知老子爹这毛病愈发严重,生怕有一天,被债主们把家里点了灭口。

家里又不穷,实没必要跟亲朋好友把关系搞得这么僵。

小儿子便想了个格外损的法子,竟叫老地主没过多久,就颠颠把所有欠的银子都还了。

胤禛听得想笑。

他也曾在茶馆听过说书,这混账说起故事来,丝毫不比说书先生差,抑扬顿挫勾着人的心肠,只恨她那张小嘴儿张合不够迅速。

偏偏耿舒宁故事说到这里,故意顿住,歪着脑袋冲胤禛眨眼。

“万岁爷可想知道,是什么法子?”

说话时候,她的小酒窝在格外昏黄的烛光下,依然特别明显。

胤禛哼笑,“朕一说话舌头就疼,一疼心情就不好……”

耿舒宁赶紧打断他的威胁,“其实特别简单,这小儿子找到县令,请县令和有头有脸的乡绅们聚在一块儿,出台了一个政策。”

“若有欠债不还者,被人告到衙门里,一旦核实,就要记档在册,欠多少银子,就欠多少功德。”

“这册子每三天对外张贴一次,县令勒令所有商贩、茶馆酒肆乃至寺庙道观,都不接待欠着功德之人,免得损了当地百姓的气运。”

“这老地主出了门,买不到一口茶吃,一口酒喝,连药铺都要价格翻倍才肯买药给他,他家里去寺庙上香,也进不去门。”

人可以不要脸,甚至视财如命,可总有软肋。

这老地主的软肋就是大孙子。

家里给大孙子点的长明灯,被寺庙停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