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赵官家的应对133(1 / 2)

一直苟缩在陕州的李彦仙,全然不顾他赵官家脸面,公布了他赵构登基初时向大金求和称臣纳地杀将的议和信件。

宋徽宗赵佶的求救信件也被公诸于世。

苗傅之乱将赵构的声望打到谷底。

于赵构赵官家而言,李彦仙作为大宋“大臣”却擅自发布北伐告知书,而“贪心怕死,无耻求和”的赵官家却无欲无求躲在江南避难。

这就很打皇帝的脸面了。

因为“不抵抗,先求和,无视父兄求援”这些都是事实。

李彦仙将赵构的遮羞布揭开了。

苗傅之乱更是将丑闻推到顶峰。

在江南,杭州,民众抗议的呼声很高。

接替因病身亡的东京留守宗泽的杜充,曾经被赵构夸为“殉国忘家、得烈丈大之勇;临机料敌,有古名将之风”,在东京留守任上却错招百出。

他在职东京留守时,并没有成功收编翟兴以及李成这两支李彦仙嫡系部队,也没有光复洛阳。

不仅如此,还将汴京城百姓众望所归为东京新留守的原东京留守判官宗颖踢出汴京城。

因为杜充不信任汴京城以及河东义军,出动嫡系部曲强制驱赶和吞并义军,造成了河东数百万义军失去组织和领导,再一次成为盗匪。

在杜充成为东京留守的任期内,除了解散河北、汴京等地的民间抗金武装,削弱抗金力量外,他还切断了所有北方民间抗金武装的联系和支持,致使河北、不少人投靠有投金倾向的济南知府刘豫。

更为严重的是,听闻完颜宗辅自燕京南下至滑州时,他居然下令在滑县李固渡掘开黄河企图阻挡金军南下(事实上这时的完颜宗辅已经接到谙班勃极烈完颜杲的指令,准备驰援延在陕西作战的完颜娄室)。

黄河改道南流,造成京西北路、京东西路、京东东路(如今的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一带)沦为沼泽之国,数十万百姓被淹死。

因此造成的无家可归和瘟疫造成的死亡百姓不计其数。

召回杜充一则是群情汹涌,以免杜充遭受不测;二则因为苗傅兵变叛乱,赵构对身边的武将已经极度不信任。

刚刚在苗傅之乱中深受身心重创,因为突然的叛变,赵构在行那事时急忙拔出,后面造成了不举以及无子症。

同时赵构已经对杭州临时行在的文武大臣产生了严重怀疑。

故而任命杜充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提拔因为陕西作战失利回杭州待命的张浚为知枢密院院事,以代替因为苗傅叛乱死去的原知枢密院院事王渊。

撤换邵成章的殿前指挥使,升原五军都提举刘光世为殿前指挥使兼御营副使专职行在安全。

提拔在镇压苗傅之乱中的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司左军都统制;张俊为镇西军节度使、御前右军都统制。

在南京(商丘)登基时设立的御营使司则被撤销,原本的御营军五军被改编为三军。

御营副使军、御前左军、御前右军。

此刻,在杭州显忠寺,除了瑟瑟发抖的杜充,还有新任的几位文武大臣在列席朝会。

“都说说吧,李彦仙这事怎么处理。”赵构强忍着,没有再追打杜充。

杜充匍匐跪在地上,身躯忍不住颤抖。

刚才的赵官家是真发怒。

“臣张浚特请外放川陕宣抚处置使,只要回到川陕,臣必整军讨伐逆臣李彦仙,为陛下分忧。”知枢密院院事张浚第一个站了出来。

李彦仙,他是知道的。

当初就是因为他的能战善战,张浚对其起了惜才的心思,并没有因为过期失约而斩杀李彦仙。

如今李彦仙自成一体,脱离大宋,想来,张浚也觉得这是他的责任。

“敢问张相公,延安府、富平一战后,我大宋川陕大军折损30万兵马以及无数钱粮、器械,又如何讨伐拥军数十万的李彦仙?”

“且臣听闻张相公麾下宣抚使参议军事刘子羽、转运使赵立收拢10万富平溃军已投李彦仙,而张相公已经向川陕我大宋民众预征五年赋税钱粮。”

“我大宋川陕无兵无粮。臣听闻西夏受金国蛊惑,也意欲再次南下侵占我大宋。” “敢问张相公,如何在无兵无粮又面临西夏威胁情况下,讨伐李彦仙?”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臣站了出来,对张浚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