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阴差阳错81(2 / 2)
“是,院长说你看过后做决定。”吴刚有些无语,研学院队的核心导师其实是何丹青的研究生导师,那位克劳利教授,但现在他几乎把所有决定性的事务都推到了何丹青头上。
何丹青把自己的墨镜拉下来,勾在衣服领子上,他拿来平板:“这很难评。”这种搞法,真的不是华国方自己挖坑埋自己吗?
他要不是导师,晚了一年毕业的话,不是拿着标准答案来考试吗?
华国提出这个课题几乎没什么横向发展空间,就是纵向的,单线式的核算,很考验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对公式的熟悉度。
说实话,这个课题其实很适合华国的学生。
但问题是,如果只纵向考虑这个课题,以理想化的思路计算,仍然是无法算出结果的。
课题是大众集团在半年前对外公开的,当前最高效率的燃油转化比率,但问题的只有发起点和结果,需要学生还原计算过程。
吴刚耸耸肩:“华国方声称,最后提交的结果可以提交给大众集团,这支数据的负责人手中,以与实际计算的关联度打分,当然,大众集团的负责人开始就说明这牵扯到保密条例,需要进一步沟通,所以至今没有给到回复。”
其实当前麻省理工的团队中,哪怕吴刚不知道何丹青给大众集团究竟提供了什么,他也清楚的知道,在数理推导和核算方面,何丹青的能力最佳。
提前知道论题,也是为了给一点时间准备,双方各提出一个论题,麻省理工的论题主要关于材料学,是何丹青熟悉又陌生的领域。
但具体到燃油公式,何丹青应该怎么办,在研学团上场前给出参考答案吗?
何丹青吐出口气,违背保密条例的好吗?他从背包夹缝里拿出一部手机,调出自己的邮箱,果然有。何丹青问:“要是大众不给回复,最后如何就演算结果打分。”
吴刚说:“双方公开演算结果,互评。演算时间预计四个小时,最后一小时,导师进行指导。”
如果麻省理工对议题有异议,现在就可以提出,如果没有,那三天后,竞赛就会开始。
所以他的克劳利导师才会咨询他,是否可以用这个议题进行竞赛。
当然是——“没问题。”何丹青露出迷之微笑,“大众集团会给回复的。”
能省事点躺着,为什么要自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