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 2)
再后面,他就用不了手机了。
明明就看见了,还在那里大言不惭地说谎,杨枝气得在桌子底下踢了他一脚。
慕留笑了,“动手还不够,现在还要动脚?”
因为你欠,杨枝在心里回答。
两个人打打闹闹,聊起了很多以前的事情,说到了他们的小学同学,初中生活,还有他们行将结束的高一。
慕留收敛了笑意,认真问道:“北京那次,你在机场哭,是不是因为我说错了话?”
杨枝“咕咚”咽下一口雪碧,“不告诉你。”
换成她问:“上个学期我问你是不是喜欢江珠,你为什么这么生气?”
慕留的视线对准她的眼睛,悠悠开口:“你告诉我,我就告诉你。”
杨枝抓着冰凉的塑料瓶, 心中反复掂量。
有一句话,她很想听慕留对她讲,在他们一起放学回家的路上, 在他坐在旁边低声笑的时候,在她睡前胡思乱想的时候,她都在想。
可自卑是十五岁的她埋得最深的秘密, 它在一条单行道上, 向下不向上。
慕留偏偏选了这样一个问题当筹码。
杨枝拒绝交易, “就不告诉你。”
慕留在用纸巾擦嘴,来来回回。
直到洁白的纸巾蹭出了一个小洞,他才停下动作, “好。”
夜晚的柏油路挥散着白天的余热, 风远不如今早清爽,自行车道上的女孩和男孩却不觉难捱, 两人慢吞吞地踩着脚踏板, 十几分钟的路,拖得比第五节课还长。
可是骑得再慢, 也有到终点的时候,十点过了,小路亮了灯, 清楚地照着尽头的分叉路口。
杨枝和慕留下了车。
慕留先出了声, “下学期我事情好像有点多,但期中和期末肯定会来学校,到时候跟你说。”
“慕留,”杨枝低着头叫他, “下个学期,我就不住小姨家了。”
一道车轮声戛然而止。
“那你要住在哪里?”慕留问道。
杨枝也被迫停下, “住学校宿舍,小姨她,有点事情,所以我不能住了。”
“那怎么现在才告诉我?”
“想告诉你的,可是你一直没来学校。”
慕留攥紧车把手,一声不吭地瞧着杨枝,眼里的光亮暗下来,少年的张扬肆意随之消隐,最后只留下青涩的无措。
他张开嘴,干
哑地问:“所以,这是最后一次回家?”
杨枝垂着眼,“嗯。”
慕留点了点头,“那我陪你走到家楼下吧。”
“好。”
慕留还差一个承诺没有兑现,杨枝记得。
她站在空无一人的楼门口,朝他抬起下巴,眼睛弯如新月,“慕留,你不是要给我表演动耳朵吗?”
慕留顿了顿,“你想现在看吗?”
杨枝“嗯”了一声。
不然还能在什么时候看呢。
慕留闻言,把车停好,站到了杨枝对面,耳朵微微泛了红。
他询问道:“你想看两只耳朵一起动,还是一只一只动?”
杨枝笑了一声,“都想看。”
“好,你想打拍子的话也可以,我能跟着节拍动。”
耳朵更红了。
杨枝转了转眼珠,“那唱歌可以吗?”
提议过于新奇,慕留怔了一秒,“也可以。”
“嗯…那我上楼拿个东西,马上就下来。”
“好。”
“你不许趁机溜走。”
“那你也必须要下来。”
两个人做好约定,一个跑进电梯,一个原地练习。
再回到楼下的时候,杨枝的肩上没了书包,怀里多了一个深蓝色的小纸袋,胳膊挡得严实,慕留什么也看不见。
杨枝微笑道:“那我开始唱了,你准备好了吗?”
慕留点了点头,他从刚才就好奇,不知道杨枝到底要唱什么节奏奇怪的歌来罚他。
杨枝清了下嗓子,乐曲单调,但歌声温柔:
“祝你生日快乐——”
慕留看着杨枝,眼神一滞,一米八几的身体一动不动,凭着本能扯了一下左耳朵,又扯了一下右耳朵。
“祝你生日快乐——”
慕留集中了精力,蹭蹭蹭动了三下左耳朵,又动了三下右耳朵。
“祝你生日快乐——”
两只耳朵紧跟节奏,向上动三下,再向外动三下。
“祝你生日快乐——”
左右交替,一高一低,噔噔噔噔,一句歌词动了十二次,灵活得像小狗耳朵。
但是小狗的耳根不会冒出粉红色,也不会罕见地蔓延到那张帅气的脸上。
杨枝嘴角一咧,在慕留面前笑开了花。
“很可爱,”她抬起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嘟起嘴巴,颁发封号,“图图。”
慕留的两耳恢复原位,他顾不上害羞,一心想问:“为什么唱这个歌?”
“因为要给图图送礼物。”
杨枝把紧抱在怀里的纸袋递出去。
慕留往里一看,是两本《全球通史》。
视线转回到杨枝的脸上,“为什么送我这个礼物?”
“让你好好学历史,不要偏科。”
“要求可真多。”
慕留把书捧在手里翻了翻,一下就翻到了扉页。
那里夹着一张贺卡,字迹清丽,祝福简单。
慕留将卡片抽出来,捏在了指间。
杨枝的心也缩成了薄薄一片,她藏了呼吸,没了动作,眼里只有他的手指,不知下一秒是压还是抬。
“啧,”慕留眼里装着满满当当的笑意,嘴上挑三拣四,“只有一句?”
杨枝用黑白分明的眼眸望着他,坦荡地点了点头。
是的,只有一句。
因为女孩的心思写在脸上,散在风里,眼睛能看见,鼻子能闻到,如果有一天心血来潮,指腹在某张卡片上划过,或许也能摸到。
慕留把贺卡原封不动地塞回书里,把书收进袋子,对杨枝说:“谢谢,一定会读的。”
杨枝扯出一个笑,“不客气。”
收完生日礼物,慕留才想到他的动耳朵表演,低着嗓子问:“那你还生气吗?”
杨枝笑着摇头。
一点也不生气。
可是近水救不了远火,近梅止不了远渴,更远的地方,山穷水尽了。
那一晚夜风温热,邻居的空调外机在耳边嗡嗡作响,杨枝和慕留站在路灯底下,冒了好多汗珠,听了好多蝉鸣,谁都没有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杨枝说道:“那我上去了。”
“杨枝,”慕留看向她,第一次把这件事告诉父母以外的人,“我想去哈佛读经济学,你呢?”
借着灯光,杨枝最后一次打量起身边的男生。
暖黄色衬得他轮廓柔和,鼻梁很高,眼睛清澈,向来目标明确,朝气蓬勃。
她也坚定了声音,“想去北大国关。”
慕留放心地点了点头,“好,加油。”
“谢谢,你也是。”
杨枝转身走进了楼门,耳后始终没有响起车轮的声音。
高二是杨枝印象很模糊的一年。
她在八月末搬进了学校寝室,室友人都很好,只是和她不在一个班,只有在晚自习之后才会聚在一起聊上几句。陈琢一直想进宿舍看看,某一天的中午,杨枝带她偷偷溜进来,不幸被宿管阿姨发现,两个人各写了八百字的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