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李隆基挑起中兴之君的重担!196(2 / 2)
郭虔瓘破突厥于北庭。
这是武则天执政后期,中原实力因为朝堂争斗而减弱了之后,第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
再然后,就是复置十道按察使,这也算是让地方上的政吏得以肃正。
须知道,武则天时期告密之风盛行,朝堂之上你争我斗,地方上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啊。
可以说,地方上的官吏已经成为了土皇帝。
再加上,如今又多了一个节度使这个差不多文武一体的官职。
朝廷对于地方上的管控,其实早就不如贞观时期了。
好好一个府兵制,最后被李治和武则天给败坏了,以至于李隆基后来不得不建立了募兵制。
而募兵制的结果就是养出来了藩镇节度使,最终导致大唐和周天子一样,对地方的把控越来越弱。
最终,皇帝能够掌控的地方,也就是他的皇宫了。
开元二年的三月,毁武后天枢、韦后石台,这武三思为了巩固自身的权柄,专门建立了天枢来歌颂武氏的功绩。
李隆基下令,融了这个用铜铁建造的天枢,传闻,融了好几个月。
武三思连农具都给收起来了。
这种做法,当真是中宗时期最大的形、式、主、义了。
还有一点,那就是玄宗友爱兄弟出于至诚,然使诸王不问政,不任职,自后二百年遂无宗藩之乱,可供历朝借鉴。
这一点,李隆基做的确实不错。
唐朝的皇位,可以说,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以后,都是伴随着血腥的传承。
李承乾的谋反失败,才有了李治登基为帝。
李治之后,就是武氏专权。
再然后,张柬之联合了其他大臣,攻破玄武门,行神龙政变之事,才夺回李家江山社稷。
而之后,李隆基其实也有过一次政变。
不过,他当时已经是皇帝了。
也算不上。
顶多是平定叛乱。
这个‘乱’就是太平公主。
她联合了当朝的宰相们,把持朝堂,李隆基这位帝王,说话都不太管用。
为了巩固自己的皇帝宝座,李隆基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所以,李隆基不想玄武门之变的事情再在自己的身上发生,就对那些亲王们很是友好。
这也算是真心换真心,自后二百年遂无宗藩之乱。
只不过,也可能是这些亲王其实也都没啥能力,也没啥野心,更没啥兵力。
因为兵权都在那些节度使的手中,亲王们根本就翻不起大浪来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李隆基也算是做对了一件事。
或许,李世民看到这里,还是会说;李隆基乃是李家麒麟子。
现阶段,李隆基的表现那是真的没话说,也足以担起中兴之君的重任。
开元三年,能写的也有,比如姚崇这位‘救时宰相’,然后就是他应对蝗虫之灾的做法,也值得称赞。
再然后,就是铁勒九姓思结磨散等来降,郭虔瓘欲募关中兵万人赴安西、张孝嵩兵救拔汗那,威震西域。
最后就是李隆基最大的谋臣刘幽求因为帮助他除掉太平公主而被贬官,后来被复用,却又因为讦为怨望,出为刺史,十一月,愤恚卒。
同时,和姚崇并为宰相的魏知古也死了。
写完这五年的史册,这一次,并没有附加自己的一些情怀在上面。
算得上是中规中矩的史册。
狄仁杰死的那一篇史册,还有神龙政变的那一篇史册,也都因为这两人的身份和其影响力,才会加上了一些个人的情感在其中。
总的来说,就是陈平安更加喜欢狄仁杰这样的忠臣,又有着远见卓识的人物。
等到了第二天,常参结束没多久。
陈平安就带着史册,前往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