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消费者,全民消费,边关四大重镇228(1 / 2)

能治理好吐蕃子民的的只能是吐蕃自己人。

大唐的官吏到了吐蕃,只会各种瞎折腾,不仅如此,还可能引起吐蕃人的反感。

其实,当那一场惊天动地的动静,摧毁掉大部分吐蕃人所有的骄傲之后,个人荣辱其实就不算什么事情了。

唐人的帝王掌握着雷霆,那么,他才是这世间最强大的神。

不管是以前的密宗也好,还是如今的中原佛门也罢。

也一直给他们传输着神明高高在上,俯瞰人间,掌握六道轮回之力。

以前,可能无法想象神明是什么样子,又有着何等的威力。

当见识到了那一场石破天惊之后,就知道了。

吐蕃人见到唐人之后,都是毕恭毕敬,生怕那雷霆之力降临在了他的家中。

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再派遣手段强硬的官吏去治理吐蕃了。

毕竟,这么厉害的官吏,放在大唐境内反倒是还能够整顿一下大唐地方上的官场,成为地方上的青天大老爷。

而那些有心想要用一用自己手中的权柄的官吏,倒是可以去吐蕃那边混一混。

当然,李世民好不容易掌控了整个吐蕃,自然是不会就这么放弃。

大唐的官吏最大的作用,就在于,一年之中,找上几个欺压吐蕃百姓们的吐蕃贵族,然后把他们拉出来,当着大部分吐蕃百姓们的面,来一个明正典刑,彰显大唐之公正公道,也就可以了。

很多时候,在绝对的震慑之下,再给上钱,也就好办事儿多了。

有了第一个拿钱,心甘情愿、老老实实地给大唐官吏办事儿的人,就能从吐蕃人中间找出一百个,一千个愿意给唐人办事的人。

而大唐的官吏帮助吐蕃的贵族治理吐蕃,也就成为了长久之计。

甚至是在后面,还受到了吐蕃百姓们的欢迎。

什么唐人来了有粮食,唐人来了有酒喝,唐人来了有饭吃,唐人来了有钱花。

吐谷浑的人来了,有猎枪。

总之,是唐人带给了他们富裕的生活。

现实也是如此。

大唐想要在西域的荒漠边缘,种上白杨树、柳树、荆棘树等耐干旱的树木。

所以就在月牙泉的地方,建立了一座简单的荒漠之上的都城。

然后呢,想要建造都城,想要在这里种上大片大片的树林,就需要很多人。

吐蕃、吐谷浑等地有着很多很多吃不饱饭的百姓,当他们听说这里可以吃饱饭的时候,也都愿意拖家带口,在这里,吃上一口饭。

就算是一顿只有两碗稀粥,那也是天大的恩赐。

再然后,也不能白吃白喝吧,大唐人给他们一口吃的,再给他们工具,让他们去种树,在西北之地,建造一个大大的绿洲,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嘛。

吃了唐人的饭食,就要给唐人干活。

这一点,在唐人和吐蕃人看来,也没什么问题,大唐自贞观元年之后,就一直实行着这样一个国策。

没饭吃,官府可以给你一口饭吃,但是吃完了,也要去工地,劳作一天吧。

不能啥事儿都不干,白养着你啊。

而当绿洲慢慢地扩大,当树木可以为小草遮阴,可以防风固沙的时候。

月牙泉旁边的都城,已经拥有了三万人口了。

而贞观八年年底的寒冬,这里只是冻死了十几个人,这十几个人,还是拖着年迈的身体,到了这里,白吃白喝活了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

而对于吐蕃人来说,这些老人本来其实早就应该死了的。

因为在很多地方,当人老了,就要自己进入那天山上,寻找神明的庇佑,进入往生极乐。

说白了。

人老了,就没有价值了。

这时候,子女连自己还有孩子都养不活,又如何去赡养老人呢?

要么,他们自己去天山上能活一天是一天,要么,就是被子女给抬上去。

而这些到达了月亮城的老者,本来应该死在那雪山上的。

可他们最后还能多活一个月,直到寒冬来临,冻死在了墙角。

而唐人还会去买来一个席子,裹着尸体,抬出城外十几里地,葬在了绿洲之间。

那大唐官吏顺手一指,就定了下来。

以后,凡是死了的人,都会葬在那里,葬在他们亲手种出来的绿洲之间。

吐蕃、吐谷浑、突厥等百姓们沸腾了。

他们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够过上这般日子,每天都有一口饭吃。

也不需要从早到晚地劳作,更不会睡在潮湿的草地上,又或者是满是味道的羊圈里面,可以睡在他们一起垒起来的水泥砖房子里面。

随着这个房子比较矮小,虽然空间也不是很大。

但是,这就是他们的家,是他们亲手建造起来的家啊!

如今不仅有了家,还有了安身之地,死后,还能够埋进那绿洲之中。

那一定会去往往生极乐吧!

大唐不仅仅是想要在月亮泉旁边建造一座月亮城,还想要在那里种出一大片的绿洲,连接西关等地。

更要在丝绸之路上,种出来一条绿道。

也就是丝绸之路的两边,都将是一片树林!

而月亮城的大唐官吏,西北总管张亮,还做出了规划,西边是埋葬之地,东边就是他们的庄园,将会在那里种上一片一片的葡萄林。

到时候,他们会用上这里的葡萄制作出来美味的葡萄酒。

这将会是月亮城的子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不仅如此,以后还会在这里制作葡萄干。

那位赵王陈平安在大唐邸报上面说过,吐谷浑中有长寿者,便是日日食用葡萄干。

再加上,吐谷浑乃是酷热之地,炎热可驱赶身体中的邪气。 所以才会有长寿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