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太上皇驾崩了235(2 / 2)
从那一次之后。
李世民原谅了李渊在册立太子一事上,对他的薄情。
而李渊也原谅了李世民所做出的玄武门之变,用李世民的话来说,他不做,手底下的人会逼着他做,李建成等人也会逼着他做,所有人都在逼着他做,而他为了自己的妻子儿女,为了那些部下,也为了自己的性命,不得不做。
要怪,就怪李建成没能比他还要优秀。
……
“谁死了?”
“太上皇崩逝于大安宫垂拱殿,讣告传于天下,咸使四方闻之!”
“太上皇崩逝于大安宫垂拱殿,讣告传于天下,咸使四方闻之!”
“太上皇崩逝于大安宫垂拱殿,讣告传于天下,咸使四方闻之!”
骑士们将李渊的死讯重复了三遍,然后毫不犹豫的纵马朝北边而去。
很多人都是惊愕不已。
多多少少,有一些突然,如今这盛世,只要是朝廷发生任何一点动荡,那都是大事儿。
更何况,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驾崩了。
“太上皇,驾崩了?”
长孙无忌等人愣了一下,便立即开始安排其家中的事情起来,因为朝廷可能要为李渊举办一场盛大的葬礼,在这期间,很多事情都要安排到位。
一旦在李渊葬礼期间,出现什么失礼失节之事,那都是能落人口实。
陈平安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李渊驾崩于贞观九年五月,而现在,正是五月。
也就是说,李渊和历史上一样,死在了这个时候。
而他写给李世民的史册上,长孙皇后也会在明年六月病逝,历史在这些事情上,似乎并未改变多少?
也不知道,李世民的心中会作何感想?
陈平安的思维一瞬间发散起来。
田季凑到陈平安身旁,低声问道:“王爷,将作监这边的研究,还要继续吗?”
陈平安回过神来,不由得意兴阑珊地摇摇头。
“能够停下来的,先停下来,一切等圣人裁定。”
太上皇李渊之死,是一件足以惊动整个大唐的大事。
就仅仅是葬礼,就无比浓重。
毕竟,越是庄重,也就越能够彰显李渊的身份,也可以给李家的身上贴金。
李世民认为,要和汉高祖刘邦的葬礼一样,声势浩大。
整座皇宫,到处都是人流,到处都是攀谈声,像极了一个巨大的菜市场。
而真正商议太上皇后事之人,还是以房玄龄为首的几个重臣,以及以李道宗为首的宗正寺皇亲。
陈平安也不懂这些门道,更不必参与。
这也不是他职责所在的事务。
只需要跟着大臣们一起,他们做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不失礼失节就行了。
一个下午的时间,李世民和朝臣们一共就商量出来三件事情。
第一件就是葬礼之礼。
李世民没有按照李渊的意思……务必节俭。
而是大办特办。
第二件事,那就是葬期,十一月初。
在这期间,朝野上下该如何。
李世民则是废除了一部分不必要的礼节,不能因为李渊的葬礼,影响到了百姓们的生计。
第三件事,那就是让太子李承乾监国。
商讨好这些事情。
李渊的葬礼也就开始了。
陈平安也停下了将作监那边的研究,每天跟着大臣们一起进入皇宫。
跟着李世民一起哭,还参加各种祭祀。
七天之后,还需要停灵四十九天。
像是李元昌这些李渊的儿子们,也都从各个封地快马加鞭地赶回来了。
而李恪、李泰这些李世民的儿子们,也都从封地赶回来,参加李渊的葬礼。
“阿耶啊!”
李元昌等人,进入了皇宫就开始哭,哭的连路都走不了了。
李恪、李泰等李世民的儿子也在哭,不过,哭的稍微有一些勉强。
毕竟,李元昌等人这次的封地有一些远,都是边关之地。
这还不算什么。
李世民还安排了人,对他们监督和鞭策,让他们治理好地方。
治理不好。
打板子。
是真的打板子。
由大宗正亲自持令,前往各个封地实地查看,结合巡察使、按察使的调研,进行嘉奖和处罚。
亲王们的日子苦啊!
现在,李渊又病死了。
李元昌等人觉得自己的日子更苦了。
所以,真正伤心的人,是他们。
只有李泰,看着最前面的李世民,和李世民身边的太子李承乾,多少有一些幽怨。
总算是回来了。
只不过,却不是他想要回京师长安的方式,而且,后面还是可能要离开的。
李泰却有一些不想离开京师长安,不想再去贺州了。
那地方,真的不是他这个关中胖子的舒服之地。
“呜呜……。”
“母后!”
李泰终于瞅到了机会,跑到了长孙皇后身前,痛哭起来。
哭的那个撕心裂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