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天可汗的棋局237(1 / 2)

陈平安也觉得长安很好。

前世设定旅游路线的时候,西安有过几次都在计划之内。

他不太喜欢凑热闹,什么大唐不夜城去过一次,看一看,也就可以了。

那里已经成为了商业化的活动场所。

他更喜欢去博物馆、秦皇陵、乾陵、昭陵这些地方,还会去西安城墙上走一走。

又或者一些小巷子里面,穿一穿。

现在也不太喜欢凑热闹。

李世民为了彰显自己的孝心,特意大办,定下了不少活动。

一直要到十月底。

也就是李渊出殡,归葬于献陵以后,方才结束。

差不多五个月的时间啊。

对此,陈平安也没劝说什么,以政务为重,以江山社稷为重的话。

他相信这八年来,时不时讲述后世的那些个理念,什么王朝周期律、经济学、陆权论、海权论等等知识点,李世民的眼界还只是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这位帝王也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位帝王了。

他的心性、眼界、目光之长远、雄心、野心等等,都不再是以前那般。

所以,李世民想要大办,必然有着他自己的缘由,而不是‘以孝之名’。

“阿耶,我们还不能吃肉肉嘛?”

小云菱抬起头,眼巴巴地看着陈平安,微微嘟着嘴,有一些委屈地问道。

她已经七天没有吃肉肉了。

如今还是国丧期间,大家也都要遵守国丧之礼。

李家信奉的是道家,所以自然不会推行什么勿杀生的规定。

不过,从李渊死之后开始,在这七天内,是不能吃荤腥的,直到头七过了才算结束。

在这七天里,别说吃肉喝酒了,就算是过一下夫妻生活也是砍头的大罪。

陈平安和敬晓月、吴依依也算是老夫老妻了,敬晓月如今还在带着小云萱,照顾着陈云烨的学业和日常,吴依依也照顾着小云菱,不过是七天而已,忍得住。

可是,已经吃惯了火锅、卤煮、烧烤、炒菜、糕点等,每天大鱼大肉、大吃大喝的京师勋贵们却有一些忍不住了。

他们在家偷偷地吃,想尽了办法,弄一点点儿火炭,然后悄悄地烧烤几个肉串,解解馋。

皇帝不让在这七天里面吃荤腥,大部分人确实是不敢,就算是有小孩子馋了,那也是用其他的零嘴哄一哄。

陈平安见陈云菱那委屈巴巴的眼神,就只好蹲下来,低声道:“不急,明天就可以吃上肉肉了。”

云菱这才笑道:“太好啦,明天就能吃上肉肉了。”

小云菱很好哄的。

而且,陈平安也从未欺骗过她,只要是答应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而做不到的事情,就不会轻易答应下来。

不管是对小云菱还是对小云烨,都是这样,以身作则,从不会说大话哄着。

因为大人这样哄孩子,将来,孩子也会这样哄大人。

其实,陈平安已经是尽可能地丰富着这七天来的饭食了,果汁、果脯、果干、糖糕、芝麻果炸,干炸蒲棒、香酥大排、清汤鱼圆点心。

也算是做到了合理营养,让陈云烨、陈云菱不至于缺少营养,甚至是饿着肚子。

不过,七天不吃荤腥,再多的小零嘴,也不管事儿啊。

陈云烨还好,已经八岁了。

知道如今乃是国丧期间,大家都要遵守规定。

所以就算是有一些嘴馋了,也能忍得住,每天只要是吃个七分饱,饿了再吃点儿零嘴,也能勉强度过。

七天过去。

那些个亲王们也陆续回到了京师。

一些活动也陆陆续续举行。

对于这些个理解不太懂的陈平安,直接向鸿胪寺那边要来了章程。

然后,每天按时到点就可以了。

一直到了六月初。

活动少了。

李元景、李元昌这些亲王,要回到他们的封地上去。

而李恪、李泰等人也是一样,各回各家。

他们的家已经不在京师长安了,而是在封地的王府,那里,才是他们的家。

李恪拜别了李世民,还有他的母妃,带着亲卫们离开了长安。

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回来了。

只有李泰,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做出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

又是在大安宫的偏殿大哭,几次昏厥过去,表现的力度,和李世民都不相上下了。

然后,又是天天向李世民请安。

恨不得天天陪在李世民的身边,端茶倒水什么的,唤回李世民的父爱之情。

然后,也去了东宫那边。

想要和李承乾称兄道弟。

历史上,李泰的表现吸引了李世民的目光,以为他文采斐然,把弘文馆交给了他。

再然后,就有了不少大臣开始倒戈,站在了李泰这一边。

而如今,京师的大臣们看着李泰的那些动作,以及李泰时不时,找到机会,表达出来的意思。

那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躲得远远的,害怕引火上身。

李承乾为监国太子,这太子之位已经很稳了。

这些年,又是跟着李世民身边,是越来越像父子俩。

他们可不敢和李泰亲近。

不说李世民会不会不满,绝对他们要掺和夺嫡,就单单一个监国太子,以及太子一系的那些官吏,盯上了他,怕是要自毁前程了。

李世民之所以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想要看一看,李泰都已经是这般表现了,有没有人会暗中帮他一把,给自己谋求一些利益。

可惜,十几天过去了。

一直以来,都是李泰自己一人,在这皇宫里面跑来跑去。

“河北道的那几家,也忍住了?”

李世民看着密报,稍微有一些意外。

他当初把李恪的封地定在了恒州,可不仅仅是为了幽州之地的发展。

更多的,还是那河北道之地的名门士族。

根据陈平安所写的史册,他发现了一些细节,那就是河北道的一些名门士族,非常活跃。

贞观年间,就好像和关陇世家在暗中博弈。

李世民在陈平安的那些诸多信息灌输之下,对于如今大唐制度,还有其他时期的制度,也有了一个大致地了解。

知道的越多,对如今的制度缺陷也有了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

就比如封地这一点。

朝中的那些国公、有着爵位封地的大臣们,对于自家的封地,那都是特殊关照着。

就算是一些纨绔子弟,喜欢欺男霸世的人,都不会对自己的封地动手。

而各家都比较看重自家的封地,因为他们的封地的百姓们的日子越好,给他们上贡的也就越多。

同时,他们的名声也会越来越好,而封地中的百姓们对他们的忠诚度才会越高。

像是五姓世家,他们的大部分封地,那都是祖上传下来的。

所以,他们的封地中的百姓们对他们十分忠诚,若是想要培养死士,必然是出自于各家的封地。

那么,这些人若是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若是想要过上有着花不完的钱的日子,又不能对自家的封地进行剥削,也不能对别人家的封地进行剥削。

他们就只有去剥削那些不属于封地的百姓,而这些百姓,其实也有着封地,他们的主家是这天下之主,是坐在皇宫中的九五之尊的座位上的那个人,也就是大唐的皇帝。

李世民已经起了心思,想要收回这些封地。

可是,这会引起他们的反抗。

只能说,温水煮青蛙,往后的封地,只会越来越远,越来越偏。

至于这大唐境内的封地,都要慢慢地收回。

陈平安说过均田制的好与坏。 第一个好处是土地的公平分配,均田制通过按人口分配土地,保证了每个农民都能拥有相对公平的土地份额,有利于实现土地的公平利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