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民以食为天,狠狠地教训一下粮商252(2 / 2)

因为这都是他的子民。

粮商们只会看重利益。

故此,他们需要等到这粮价涨到最高点的时候,再运送粮食到京师长安城来卖粮。

这时候的利益是最高的。

粮价下跌了。

他们自然不愿意运送粮食。

还有一点,漕运其实是速度比较快,利益更大的一种运输方式。

所以,进入长安的粮食大部分都选择了漕运。

粮商们肯定也是看出来,这段时间,长安城的百姓非常多,那么每天都要吃喝,对粮食的需求肯定大。

他们就等着长安城的粮食缺少之后,在运送粮食进入长安城卖粮。

因为只要是缺粮食了,那么,粮价肯定会上涨的。

也就是说,长安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缺粮,而是缺少一个合理的调配粮食的渠道。

或者说,这就是国企和私企的区别。

当初,陈平安就建言,要在民部成立一个粮商,一个属于大唐朝廷的粮商。

大唐降低粮税的同时,以这个粮商来收取自耕农、佃主等手中的粮食。

如此一来,粮价就应该由朝廷掌控,而不是由粮商来定价。

粮商就可以直接操控市场,然后抬高粮价,从而造成粮食短缺的情况。

再然后,就是容易造成百姓们的粮食危机的恐慌了。

只不过,一个不与民争利,朝廷岂能经商等思想的束缚,这种策略一直被搁浅了。

“陛下,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社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环节都依靠市场机制来调节,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种经济形态下,市场主体(主要是买者和卖者)以自主决策的方式参与经济活动,通过价格信号来反映供求关系,从而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

“而这时候,粮商哄抬粮价的手段多种多样,他们通过一系列不正当手段谋取暴利,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百姓利益。”

“比如囤积居奇,也就是粮商在粮食丰收、价格较低时大量收购并囤积,待市场供应不足、粮价上涨时再抛售,从而赚取差价。”

“我朝实行“时估”制度收购粮食时,一些钱财非常雄厚的粮商会在朝廷收购价较低时加价截留粮食,待朝廷官差完不成收购任务、不得不加价收购时,再趁机抛出囤积的粮食,坐取暴利。”

“第二点是掺杂造假,粮商将品质较差的粮食掺杂在优质粮食中,以次充好,提高整体售价。”

“又或者操纵市场,粮商通过控制粮食的收购、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形成市场垄断,从而人为地抬高粮价。”

“若有一些官吏与粮商勾结,故意压低收购价、抬高销售价,使得厚利尽归蓄积之家。”

“第四点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粮商利用自己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优势,在粮食短缺时故意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恐慌情绪,从而推动粮价上涨。”

“最后甚至是会有承包官粮的现象,朝廷有时采用委托民间商人承包的方式收购军需粮草,预贷粮款给粮商代理收购。”

“一些粮商便利用这一机会,以较低的价格从民间收购粮食,再以较高的价格卖给官吏,从中赚取差价。”

“最后就是哄抬粮价了。”

“明知道长安城的百姓们缺少粮食的情况下,等着粮食的价格上涨,甚至是会让人大肆宣扬京师缺粮,造成百姓们的恐慌,争先恐后地抢粮,从而抬高京师的粮价。”

“等到京师的粮价上涨之后,这些粮商再去运送粮食进入京师,然后以高价卖出粮食,得到做多的利润!”

李世民听完,先是蹙眉,最后冷哼一声:“哼,这些粮商实在是可恶至极,全都该杀!”

任何想要破坏如今这盛世大唐的人,都是他李世民的敌人。

他不允许任何一个人破坏了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繁华盛世,更不允许有人影响到了他的五年规划。

如今是贞观十年,是大唐的第二个五年规划。

这一年,也算是非常关键的一年。

能不能实现超越秦汉,超越前朝的盛世,就要看这一年的结果了。

李世民是真的对这种粮商非常不满,若是能够举起手中的屠刀的情况下,他肯定是毫不手软。

可惜,他也知道,这些粮商的背后还有着更大的靠山。

这些人的利益网实在是太大了。

就算是血流成河,可还是会要有粮商来收购粮食,来运输粮食,在市场上卖粮。

不然,百姓们吃什么?

李世民直接对陈平安问道:“你可有什么建言,或者,后来人又是如何应对?”

陈平安回道:“臣根据史册,倒是也有一些想法,这第一点就是推广农业技术,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我们的司农司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补贴,帮助农民改善生产条件。”

“第二点是优化租庸调制,继续实行或优化租庸调制,通过人口数量计算税额,并将税额转化为实物和劳役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控制治下的农民,以此来增加财政收入和粮食储备。”

“再然后,就是建立多级仓储体系,构建以正仓、太仓、转运仓、军仓、常平仓和义仓为主的粮食储备系统。”

“正仓作为州县粮仓,主要负责收纳本地区通过粮食上交的税收和官府购买的备用粮食;太仓设置在都城,为皇室和朝廷官员提供粮食;转运仓沿交通要道设立,方便粮食的转运和调度;常平仓用于调控市场粮价;义仓则作为饥荒年间的专项储备。”

“如此一来,天下粮仓犹如官衙一样,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也就能够解决这种粮商故意哄抬粮价的危机。”

“他们哄抬一次,我们就可以调配粮食,在粮商们运送粮食到了京师的时候,立即把官粮以平价抛售出去,让粮商们血本无归。”

“一次之后,他们就会老老实实的了。”

“还有一点,就是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建立严格的粮食入库、出库和保管制度,确保粮食的安全和质量。同时,对粮食的保质期进行明确规定,避免粮食过期变质。”

“我们还要发展漕运和陆运,依靠水运和陆运相结合的方式,将粮食从产地运输到京师。修建和完善运河、渠道等基础设施,提高粮食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还可以设立转运仓,在交通要道设立转运仓,作为粮食运输的中转站。这样既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又可以提高运输效率。”

“优化运输路线,根据地理条件和粮食需求情况,合理规划运输路线,确保粮食能够及时、准确地运送到目的地。”

“还能做到市场调节,实施和籴政策,在粮食丰收、价格下跌时,朝廷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增加粮食储备;在粮食短缺、价格上涨时,朝廷则抛售储备粮食,平抑市场价格。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谷贱伤农和粮价暴涨暴跌的情况。”

“还可以设立常平仓,常平仓作为政府调控市场粮价的重要工具之一,应确保其有足够的仓本和运作资金。政府应加强对常平仓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能够正常发挥调控作用。”

陈平安没有看到大唐时期相关的粮食运输等弊端的帖子,不过,宋朝时期也有这样的问题。

故此,也可以借鉴后来的史册上的应对之法,拿出来用一用。

毕竟,时代的背景都是一样的。

李世民听完,赞许地点了点头。

他就知道,陈平安肯定有办法,就算是陈平安自己想不出来,他看了那么多的史册,也能总结出来。

建立多级仓储体系,构建以正仓、太仓、转运仓、军仓、常平仓和义仓为主的粮食储备系统,这一招非常好,直接就打动了李世民。

“好!”

“朕就知道找你来商议是不会错的。”

“有了你这些法子,以后李承乾也不必要被迫迁都了。”

长安城的粮食危机也就有了解决的办法。

而眼下,自然是想办法秘密调配粮食进入京师,在粮商之前以平价抛售粮食,让那些黑了心的粮商们血本无归。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就直接下达了命令,由长孙无忌、房玄龄、戴胄、温彦博四人负责。

他必须要给粮商一个沉痛的教训,让他们知道,朝廷是绝对不允许他们在粮食这件事情上胡作非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