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阵地68(1 / 2)

一月十日,红旗营开拔,三日后到达弥勒寺。

  红旗营再次做出调整。

  连部升为营部,仍然是十三人。

  两个步兵班,立即升格为两个步兵排,每排三个步兵班。合计六十六人。排长分别为李大明和徐超。

  侦察班,还是原来的十一人。由于侦察兵的要求高,不宜迅速扩充。班长丁赫尔。

  炮兵,也升格为炮兵排,排长鲁安,下辖两个炮班一个辅助班。

  辎重兵,由于辎重班长张凤伍现在去了海边,因此暂时划拨了三十人,未来会升格成辎重排。

  编制最大的,是工兵排。排长石富贵,级别虽然还是排,但兵力直接扩充到了三百,所有补充兵全都归他领导。

  这么调整下来,主力作战部队合计两百余人。其他的都是工兵。

  主力作战部队,当日就开始了强化训练。李林杨不知道下一场战斗何时爆发,但要求步兵炮兵等,务必在三个月内具备战斗力。

  红旗军有完整的德军“爆兵”手册,只需按部就班训练即可。只是,第一次“爆兵”经验不足,效果,需要实践检验。

  至于工兵,任务就太多了。在巡视了地理之后,开始构筑一线,二线,三线阵地。这还不算,沧江,新安江,以及捄江,都要准备阻截法军军舰上行的物资和工事。工程量太大,石富贵带领三百个工兵都不够用!

  因此,李林杨还请法源和尚帮忙雇佣了几艘小船运输物资。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连退路李林杨都策划并准备了两条,一条是渡江北上,一条是陆路撤往北江城。甚至,为了渡江的万无一失,还请当地人为红旗营扎造了几十条竹筏,藏于岸上的丛林沼泽之内。

  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派出侦察班班长丁赫尔前去接应周纲吉和辎重班。在法军的势力范围内穿行,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生。李林杨不得不小心。

  赵沃并没有彻底的任由红旗军自我放飞。数日之后,赵沃还是派了幕僚赵信平前来视察。军务方面,李林杨做的堪称无懈可击。赵信平乃是赵沃从老家带来的亲信,很是一番吹嘘,然后赵幕僚拿了十两银子,乐颠颠的回报去了。经过一番旁敲侧击,李林杨对于类似赵信平这般的幕僚,或者说师爷,有了那么点了结。这位一年的收入,明面上是大约三百两银子,加上灰色收入,一年大约能拿六百两!赵信平这种还不算专业“师爷”,如果是县令聘请的专业“师爷”,水平稍微高点的,年收入大约得一千两银子!

  不几日,还是那位幕僚赵信平送来了半个月的军饷和盐菜钱。

  照例,李林杨还是给了十两银子。

  赵信平拿了好处,李林杨也是有要求的。

  指指对面,捄江对岸乃是清军的主阵地。实际上,清军在北宁的兵力主要分布在捄江和南面的陇江之间的三角地区。

  无论是红旗营北面的沧江还是南面的捄江,以及清军主要的驻扎地南面的陇江,其实都是汇流到了南北流向的太平江。

  也就是说法军可以从太平江的下游逆流而上,依次进攻捄江和陇江之间驻扎的清军,和沧江与捄江之间的红旗营。

  由于沧江和捄江以及陇江汇入太平江的河口距离都非常近,比如捄江口到陇江口就只有三公里左右,而捄江口到沧江口也只有六公里。故此,红旗营和一江之隔的清军营寨,其实很容易形成协作的。

  但,问题来了。

  沧江对岸的乃是左路军统领黄桂兰的手下!黄桂兰上次抢功没有抢过赵沃,而且两人本来就不对付。那么,两支部队的协作,就无法从军令上达成。

  话说,由于对岸的清军在前,红旗营在后,肯定是对方先接敌,李林杨只要肯主动帮助,那么合作也不难达成。

  事实上,李林杨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现在的问题是:对岸扶郎的清军有一门大炮,这门炮让李林杨很是眼热!

  论先进,这门炮肯定不如牛崽号上的75毫米行营炮(c80架退野炮)。但是这款炮口径乃是87毫米,也就是德国克虏伯的九厘米炮(9cm的c73型火炮)。其射程达到了6500米!而红旗军现有的两门炮,射程仅仅两三公里,想帮“友军”也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红旗军如果有这么一门大炮,只用在江边构筑工事,甚至不用渡江,就可以支援友军!而且其射程不仅能覆盖整个友军南北三公里的宽度,还能向新安江的下游延伸射击!

  李林杨把赵信平拉到江边,讲解一番,其实就是想让赵信平帮他搞到一门这样的大炮。

  由于此前已经找过军需官,知道这样的大炮没有赵沃或者黄桂兰批示,根本不可能随意的下发。此前红旗军得到的两门75毫米炮,赵沃都犹犹豫豫不想拨付。

  说完了,李林杨直接问道:“我出多少银子,能得到这样一门大炮?”

  几次交道下来,赵信平是个什么样的人,很清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