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出征188(2 / 2)

  但!粮饷和路费仅仅给了十万两银子。

  李翰章李秉衡合计给了二十万两银子,别说红旗军的兵力了,就是普通清军的十个营(人均四十两银子),怕是也不够!

  这是经过核算的。

  七千五百大军(此前已经悄悄的派出了三千余人),从北部湾赶到山东,走海路的话,十万两银子本来是够的。

  但是,在日军已经开战击沉高升号运兵船的情况下,红旗军根本不敢冒险!只能是进长江到扬州然后通过大运河到山东。

  大清朝在外交方面错漏百出。而日军开战,乃是争得了列强支持的!7月16日,日本和英国就已经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意味着日本已经得到了英国的支持!日本承诺英国,战事不会影响长江流域。英国人洋洋得意,在租界的报纸上已经洋洋洒洒的刊发了这条消息。

  李鸿章这边,还在妄想玩“以夷制夷”的把戏。如果有真本事,玩玩也无妨,外交本就是勾心斗角。但是,李鸿章所谓的“以夷制夷”,乃是在英国人面前说日本(对英国)的坏话,妄图激起英国的怒火。这他么是外交吗?简直就是村子里妇人在扯“东家长李家短”!

  大军北上的整个行程差不多得一个半月,人均才二十五六两银子,人吃马嚼加上船费,非常紧张。

  粮饷,李林杨是能要就要。

  但因为粮饷就不出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准备了十几年,为的就是这一战!

  八月二十日,李林杨亲自带队司令部(部分)和班达军小黑一营合计八百余人首批出发。

  参谋长周纲吉在后,安排后续部队陆续北上。

  第一批部队,因为使用的船只乃是自家的,因此非常便捷,仅仅十日部队就进入了长江到达了扬州,然后转乘海安营自有的四艘五百吨驳船沿大运河北上进入山东。

  尽管有军令在手,军船在大运河几个关闸都受到了刁难!

  尤其是在清江浦漕督所在地,哪怕是运兵船也得缴厘金过税!大清朝的运河漕运,有漕运总督管辖,谁的面子都不给的!

  但,李林杨是不可能给的,包括司令部在内,人均的预算就是二十五两银子,经费非常紧张。李林杨让李巴克带着小黑们漏了个面,把一干税卡官员吓得屁滚尿流!

  九月十日,李林杨在烟台拜见了山东巡抚李秉衡。李秉衡也是刚刚到山东没多少日子,此时还没有和前山东巡抚福润办理完交接。

  老“朋友”见面,客套之后先要粮饷再商议部队的部署!常例,也是清军的常理。

  李林杨是客军,李秉衡必须准备粮饷,这是清军的规矩。两人算是“共事”多年,李秉衡表现的还是很大气的,一笔就发了三个月的粮饷,不过只有五个营的。

  “等后续到达,一例如此办理!”李秉衡给了承诺。

  李秉衡虽然是旗人,但却是李林杨见过的不多的“清官”。甲午战争爆发之际,清廷调他来山东,看重的乃是他的能力。拨付粮饷事宜,李秉衡办事很有章法。李林杨随军来的是两个营的兵力,李秉衡拨出五个营的粮饷,很大方。但是,后面五个营的粮饷卡在手里,以此制约李林杨,其意在于督促李林杨迅速调兵。

  军事部署方面,也就是红旗军在哪里布防,李秉衡和李林杨没有发生任何的争议!

  首先,李林杨早就做好了准备,要在胶东半岛作战。而李秉衡虽然是文官,也很清楚胶东半岛的重要性。另有更复杂的因素在内,故此李秉衡几乎是一口答应了下来。(注意,此时清军已经吃了一场败仗。)

  只要是人,都会被屁股左右。李秉衡乃是山东巡抚,打硬仗这种事情自然是交给客军比较好。

  李林杨愿意承担最艰巨的任务,李秉衡自然乐的顺水推舟。当李秉衡看到班达营小黑军,还大喜过望。为了提振军心士气,还派人四处宣传:“黑夜叉助战!”

  李林杨谈完正事儿,一点都不敢耽搁,带领部队立刻赶往驻地。

  李林杨走人,李秉衡总觉得哪里不大对,想了半天,疑惑的问下属幕僚姚锡光:“李林杨有辫子吗?”

  辫子,是有的,不过是系在帽子上的!

  红旗军老八营官兵,大部分都已经剪掉了辫子,只有少数人因为工作需要,没有剪掉辫子。老八营官兵,也仅仅是路上需要,上衣乃是清军制式的号坎,军帽只是竹编的斗笠充数而已。伪装,根本就不认真,但战时,大清朝的官僚也不认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