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2 / 2)

  即使是李半青的专属医生也仅仅知道李雁白性格偏激,是与李映洲完全相反的人格,对于更具体的信息同样一知半解。

  当李半青在山林中再次苏醒,那两个气势汹汹的歹徒已然无影无踪,他面前只剩下脚边装着价值八千万珠宝的行李袋。

  这里就牵涉到人格分裂中共享记忆的问题。

  主人格李半青拥有自己和李映洲的记忆,而李映洲拥有自己和李雁白的记忆,杀手人格李雁白则是拥有自己和李半青的记忆。

  也就是说,李半青完全不知道在人格替换的这半个小时里,李雁白究竟做了些什么。

  甚至他都不敢确定,李雁白是不是那两个抢劫犯的同伙,毕竟以李雁白毫无下限的道德标准,这种事情他也不是干不出来。

  案件发生的当天下午,李半青回到家,把赃物放进卧室柜子里,深呼吸一口气坐在电脑前,沉下心查询抢劫案的相关事宜,试图想出一个合适的办法将赃物归还原位。

  凑巧的是,警察也在这时敲门询问。

  所以在影片刚开始的十分钟里,几位警察其实已经和他们追查的赃物仅仅一墙之隔。

  回顾整个探案过程,李半青从一开始就处于孤军奋战的第三方阵营,他既要紧随警方脚步探明真相,又要避免自己被纳入嫌疑范围内,同时还要提防蒋伯威下手。

  无论是被灭口威胁,还是精神病史暴露后失去证人资格,又或是之后被蒋伯威绑架,一系列遭遇波澜迭起、环环相扣,其间不乏有李半青刻意安排的成分,譬如举报警方轻信精神病人证词的人就是李半青自己。

  剧本后半段几乎都是李半青视角的案件过程,运筹帷幄且算无遗漏的主人格和杀伐果断而有条不紊的副人格一步步将整个剧本推向最高潮,节奏快得令人应接不暇,剧情爽得让人头皮发麻。

  江漱阳看到剧本最后的结局给出三条支线。

  一条是happy ending,结尾的镜头给到监狱里服刑的蒋伯威,他意外得知当初那朝夕相处一个星期的对象并非他以为的第二人格李映洲,而是他从一开始就定为目标的主人格李半青。

  震惊之余,他心情复杂地回想起当初调查到的李半青病情资料,想到资料上记载的那个性格极端的第三人格李雁白。

  蒋伯威莫名坚信,这个无人关注的第三人格不应该毫无存在感,究竟什么情况下会触发代表冲突和暴力的第三人格?他那两位下落不明的同伙会和李雁白有关吗?

  这个外表形似黑帮大佬的罪犯背靠铁丝网,抬头眯着眼,看向刺眼的艳阳天,模糊的光晕中他似乎窥见那个瞒天过海的青年冷静从容的微笑。

  他表情似乎有些自嘲,心里在想些什么,无人知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