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以史为鉴52(1 / 2)

(接上文……)

刘九阳:“军师,我来说,我最喜欢教育耿瓦拉。哇哈哈哈!耿瓦,我先给你说下孔夫子的具体怎么称呼。孔子,姓子,名丘,字仲尼,孔氏。你看这样你就知道孔子是姓‘子’了吧,其实古代的这一堆东西,里面存在着大量的信息。首先说子姓,说明他是商朝皇室或者贵族后裔,商朝被灭后,其中一支被周朝皇帝封地于宋,孔子就是这一支,所以说孔子本是宋国人,当然孔子自己也说自己是宋国人。字仲尼,伯、仲、叔、季分别代表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左传》中有写,所以孔子是家里老二。孔氏,是其子姓祖先,像其他分支姓氏一样,为了应对各种原因,建立了自己的支系,也就是子姓家族下属的孔氏团体。有点像我们梁国的军队,我们鲁山郡的府兵,被称为鲁山兵,而飞凌郡的称为飞凌兵,虽然都是大梁的兵,但是他们分了派系,鲁山郡下辖的兵就都叫鲁山兵了。”

耿瓦齐嘎一脸茫然:“好复杂,怎么现在都不这样称呼了。”

刘九阳:“这就是时间的功劳,一直在演变,即使孔子时期也在各种变化。孔子的父亲史书上称为叔梁纥,其哥哥叫孟皮,子姓与孔氏都没有体现。而其孔氏来源于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名嘉,字孔父,在宋国官任大司马,其先辈为宋国公室成员,传到孔父嘉时,五世亲尽(也就是出了五服了),别为公族,不能再延续用先辈的氏了,所以这一辈他们以孔父嘉的字为氏,即孔氏。按书上记载,姓、氏不体现,字前、名后的组合出现,那孔子应该叫仲尼丘。但是后期的发展,都纪录为孔子,可能是对其的尊称吧。”

陈庸:“有趣的是,孔子的大哥史书上有写伯皮,但多数写孟皮,没用‘伯’字。原因众说纷纭。叔梁纥当时是有爵位的,要由嫡长子继承,但正室生的全是女儿,妾室终于生了儿子,但是后来发现,此子天生脚疾。身有残疾者也不可继承爵位,于是在高龄之时,又娶了一房妾室,生了孔子,而伯皮因为当时估计觉得可以继承爵位,所以用了伯,后发现身有残疾,没能继承爵位,而改成同样指老大,但是级别低一级的孟。也有说‘伯’用于嫡长子,而‘孟’用于庶出,总之年代久远,只能从只言片语中去揣测。”

子凡:“哎,孔父嘉最后被同样子姓的华父督所杀,华父督为华氏一脉,同为宋国公卿。《左传》记载,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后杀孔父嘉夺其妻,宋殇公大怒,华父督惧,而弑君。“

陈庸:“这都是因为宋宣公种下的苦果,史书《春秋》讥宋之乱自宣公废太子而立弟,国以不宁者十世。宋宣公自以为是的仁义,害了后世十代不宁。宋宣公死前没有把位置交给太子与夷,而是给了弟弟,也就是以后的宋穆公,九年后,宋穆公临死前,给孔父嘉说,感激哥哥传位之情,不肯将位置留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冯,要将位子还给哥哥的儿子与夷。但大臣都支持公子冯,于是将自己儿子公子冯,赶到郑国居住,后与夷继位,为宋殇公。宋殇公本就对公子冯不放心,便在它国挑唆下对郑国发动了战争,杀公子冯,但是未果,却伤了宋、郑两国之情,之后连年战争,在华父都杀孔父嘉时,宋殇公大怒,要杀华父督,于是华父督在惊惧下弑君。不过终究华父督还是不敢自己上位,又将公子冯迎回,做了宋庄公。本来看是兄弟二人之间的互相禅让,甚至传为佳话,但是却给后代留下了苦果。依周法制,父死子继大家都没有异议,但是宋国依照商礼,时而兄终弟及,时而父死子继。且宋宣公之前的宋国就出现兄终弟及,儿子不服弑君的前车之鉴,后一直沿用父死子继,到了宣公竟然还不知悔改。那后世的子孙效仿,可想而知。我们都说以史为鉴,宋宣公就没有想到,他一时发扬的商朝旧礼,害了后世大乱,有此前车之鉴,后世就可以兄死弟争位,叔争侄弑君。

子凡:“是啊,史书是重要的史料,也是我们前人总结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治国,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自秦焚书后,大部分先秦的史书都从此消失。如果后人对早期历史进行编撰,没有佐证下,世人无从反驳。”

耿瓦齐嘎像听故事一样,听的非常带劲,还不时的提问:“九阳,你说的公室和公族是啥?”

刘九阳:“哦,商朝的时候子姓是皇族,但是周灭商后,将商朝微子启一脉封了地,从皇室降为公室。简单点,你可以理解为其实就是从皇族降为了诸侯,以后只能称公。也是周朝少有的公爵,大部分国君其实都是侯爵,……”

一路,几人畅所欲言,其乐融融的到了盛和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