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明君的后宫(1 / 2)

  第174章 明君的后宫

  看过策论,嬴政便抬步离开,去看其他人的策论,并未过多打扰吕雉,免得影响了她正常发挥。

  看了几个人后,嬴政心满意足的回到了位置上,不愧是能经过层层筛选走到他跟前的人。

  各有各的智慧,也各有各的长处,每个人写出来的答案都有他们的亮点,虽然有一些写的有些空泛,但也不能说人家是错的,只能说太过理想化,毕竟他们并未真的为官过。

  而他们关于民那一部分倒是都写的不错,毕竟能来到殿试的人都不是蠢货,在前几轮的考试过程中,他们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了这次科举想要的人才是什么样的。

  那就是清正廉明,可以干实事,有手腕,能压下手下官吏带领一地黔首遵守秦朝法律,欣欣向荣的人。

  目前,秦朝的大部分官吏,要么是当地士族应征,要么是退伍老兵转职当官,但都不识几个大字,担不得大任,要么就是有能之人来自荐,识文断字有点智慧就可以进入底层成为官吏,诸如此类的官吏获取来源就导致里面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心思的人都有。

  并非说这样没有好处,而是这样会导致上层命令推行不下去,各方势力在里面浑水摸鱼,时间久了,便会导致苍天大树烂根枯死,便是负责浇灌这颗大树的人再如何有能耐,他又要如何起死回生?

  难道要他把根全部剪断吗?

  那不叫救治,那叫给出致命一击。

  而现在,秦朝刚刚成立,各方势力还在观望,准备拿捏了秦朝的态度,再在里面浑水摸鱼时,突然科举出来了。

  这些被科举选拔出来的人去往各地,他们里面最低的职位是县长,最高的职位是郡守,任期三年,三年里每年一次政绩考核,好的有奖,坏的有罚,无功无过的什么也没有。

  而在三年后,朝廷又会根据当地三年的政绩而进行人员调动,政绩好的高升,没什么政绩的降职,政绩差或者非常差的,最轻降职,最重开除并下狱,且不论哪种三年后都不会在本地,会被调到其他地方去。

  再加上配套的学院,以及新出的政策与神种,只要脑子不笨都知道这天下,终究是秦朝的天下了。

  如此一来,所有人都要掂量掂量自己是要一时的财富与风光和当地士族豪强勾结,还是要一世的风光,带着美名流传青史?

  而能走到这一步的人是傻子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