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2 / 2)
长宁拍了拍身侧: “来这儿坐。”
长孙微云很是听话。
长宁诧异地抬眸望了她一眼,又兀自笑了起来,如此更好。将文书推到了一边,她伸手在长孙微云的腰身比划了一阵,幽幽叹气: “瘦了。”憔悴了不少,好似风雨中的梨花,真真可怜。 “你想明白了吗”长宁又问。
长孙微云抿了抿唇,坚定道: “我会尽力地劝服祖父。”虽然这个可能性不太大。她思忖了片刻,又说, “我只想往前走,纵然这次失败了,日后有后继者也能沿着留下的痕迹前行。这样我的心才算是安稳。”
长宁无语,半晌后才说: “不能说点好听的”
长孙微云眨眼,改口说: “公主赢了也可继续前行,到时候我死也能瞑目。”
长宁: “……”她是真的受不了长孙微云这糟心的性子了,这算什么好听的 “你以为我想你死吗”长宁没好气道。怕长孙微云又说出不中听的话来。她索性抬手压上了长孙微云的肩膀,又说, “既然想通了,回来了,那就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我得了骊山那边的消息,圣人好了很多,可他又不想回来了。离开骊山后,恐怕会转道洛阳,我估摸着得大半年了。”
长孙微云睁大了眼,又问: “这么长久”
长宁点头,又说: “洛阳是东都,长安有的那边也有,像一些祭礼都会在东都举行,长安这边会清寂不少。不过贡举一事,仍旧照旧例,在长安这边。”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群臣虽然默许了她监国,可在真正得位前,她想要参与祭天礼的阻力可不少。礼制上她如今没有必要去挑战,倒是贡举,还是能够给她带来好处的。别看如今贡举录取的考生不多,中下层官吏大多杂色入流,流外入流,可是能走到政事堂的,大多是贡举出身的。那些没有进士出身的,凭借着门荫步步高升得以出将入相的,还是会以不为进士为此生大憾。
长宁微微一笑,说: “诸生向往国子监,可如今,我要他们将视线落到知闻楼来。”要知道三十年时间足以改变国子监的风貌了,昔日太宗皇帝的门生所剩无几,里头的博士满嘴之乎者也,第一个反对女人干政。国子监既然不能为她所用,那她就另立自己的“文学馆”,要天下文人尽趋之!
国子监。
见到了刻本后,国子祭酒赵峤试图从知闻印坊下手,可向来识大体的公主不松口,他们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刻本在长安传开了。他们这些人总说着卷轴好,可对学生来说,卷轴凭几而读,一展就是长卷,哪能如随手可翻的刻本便利以往他们是瞧不上那些佛经的,也没从其中看出门道来,这会儿长安流行的都是刻本,便满脑子都是它的“好”。
长宁公主还算是厚道,在上头写了是国子监经书为底本,可这样还不够,他们想要的是上上下下都是国子监的痕迹。此读书事,岂能让旁人染指这显得国子监太失职了。商议来商议去,赵峤也没耐心再跟户部,太府的人攀扯,召集讲师,博士议论了一番,最后决定由国子监出资,盘下一家印刷坊,也学着知闻印坊刊刻九经。他们找了国子学中术法造诣不错的学生来抄写底板。可学生们想着贡举事,磨磨蹭蹭的,等到国子监紧赶慢赶刊刻出来了,一计算,就算是按照两百钱一册,那也是亏本买卖。从国子监中掏钱已经很为难了,再倒贴钱他们是怎么都不乐意做的,只得将书价提高到三百钱。国子监中的学生虽有怨言,可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