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 2)
他眨了眨眼,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一遍。
谢老汉不大识字,索性问谢宣道:“宣哥儿,怎么样?你爹中了吗?”声音里有一丝紧张的颤抖。
第一名谢壑!谢宣揉完眼后继续看,仍是这个。
他喜的大拍一下谢老汉的肩膀道:“中了!中了!我爹中了!爷爷,我爹是第一名呢!”
谢老汉瞬间热泪盈眶,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只一个劲儿的说:“好!好啊!真好!宣哥儿,咱们家出文曲星了!咱们家出文曲星了!”
谢老汉不顾残瘸的腿脚,托着谢宣挤出了人堆儿。
“爷爷,我可以自己走。”谢宣说道。
“无妨,爷爷举得动,到时候咱们宣哥儿也一举夺魁,当解元郎好不好?”谢老汉高兴的说道。
“那是铁定的!大文曲星的儿子一定也是个小文曲星。”谢宣对自己十分有信心。
爷俩高高兴兴的赶着马车回了丰乐楼。
及至将谢壑中举的喜讯报与家中知晓后,又是另一番热闹!
惠娘心里高兴,大手一挥给今日来丰乐楼吃饭的食客每人免费送一盏桂圆饮子,有性子活泼爱逗笑的食客调侃道:“不知这里面有什么说道?”
惠娘笑道:“我家郎君中了乡试解元,大家跟着一起开心开心。”
众人笑道:“原来是文曲星家的酒楼,失敬失敬!这我们可得好好沾沾谢解元的文气,让脑子也灵光灵光。”
食客们脑子灵没灵光倒不清楚,桂圆饮子却先一步传到了汴京城,成了汴京城大街小巷的时兴饮品,生津解渴,十分美味。
景云帝鱼龙白服带着谢徽在汴京城里四处溜达,虽然八月末暑气已散,一早一晚的金风送爽,可中午还是会热的啊!
景云帝走的有些乏了,他眨了眨眼悄悄对谢徽说道:“朕带你去个好地方!”
此时君臣二人正站在醉春楼附近,楼上的姑娘甩着香帕揽客呢,见二人气度不凡,忙笑语频频逗弄。
谢徽一下子就红了脸,他磕磕巴巴的说道:“官家,咱们且去别处逛逛吧,这里一看就不正经。”
景云帝见新近爱将这幅模样,不禁调侃道:“人人都说玉砚将军威猛难当,能在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如今怎的被几个花娘吓破了胆?”
谢徽一脸正直的回道:“官家,臣有难言之隐。”
“咳……切莫胡说八道。”景云帝假咳一声,他亦没有带着臣子逛花楼的爱好,只不过刚刚见谢徽误会了,这才一时意起逗弄逗弄他。
景云帝指了指不远处的雀金楼说道:“咱们去那边,我跟你讲,你久不在汴京不知道,那座酒楼是宫里的御厨开的,只是他不常坐镇,都是弟子们在弄,味道不错,跟宫里的菜式也不大相同,倒是可以一尝。”
谢徽抱剑问道:“提官家能给打折吗?”一脸十分真诚的模样。
“会将你往死里宰的。”景元帝笑道。
谢徽讶异,能让官家开这种轻松玩笑的,可见此御厨在官家那里十分得宠,他倒是对这家酒楼的菜式味道来了兴趣。
景元帝带着谢徽进了雀金楼最上层的齐楚阁儿,一层楼只有这么一间,且常年空着,为谁准备的不言而喻。
伙计恭敬的敲开门问道:“大人想吃什么?”
景元帝道:“将你们店里的新菜式都上些来,要小份的,够两个人吃就行,不要浪费。”
谢徽仅接着说道:“要大份的,多来几样,我饭量大。”
伙计眼珠滴溜一转,见首座的那人并未反对,当即知道该怎么做了,忙恭敬的退下,官家来了,这回该换师父掌勺了。
未几多时,一道桂圆饮子先被呈了上来,由桂圆、荔枝、杨梅、陈皮及其他几味香料调制而成,成品之后被井水湃的清凉爽口,一口下去,疲乏尽散。
景元帝不禁赞道:“此物好饮,谁研究的?”
这时一位白白胖胖中年男人端着一盆鱼羊羹进门来,闻言回道:“官家这次可是真的找不到人了。”
“哦?此物不是出自雀金楼之手?”景元帝好奇的问道。
“非也,非也,是从西边传过来的,据行脚的商人说此道饮子出自熙州一家生意火爆的酒楼,那家酒楼的东家中了乡试,经营酒楼的小娘子心里一高兴就调制出了此道饮子,当日食客每人赠饮一盏,食谱也大大方方的公布了出来,这才一路从熙州火到汴京。”白胖厨子介绍道。
“哎,倒真的有人压了雀金楼的风头。”景元帝打趣道。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嘛。”那白胖厨子倒是看得很开,他又问道,“官家来此,可是宫里的饭菜又不合胃口了?”
景元帝一副快别提了的模样,他问道:“金长庆,你若再闲着没事儿跑出宫来,朕便调你去给皇后做饭。”
白胖厨子连忙告饶道:“官家手下留情,臣这不是遇到瓶颈了嘛,罪不至此。”
“被太后宫里那一坛泡椒刺激的?”景元帝倒十分了解他。
金长庆回道:“厨艺一道不仅要求味道登峰造极,亦要时常尝试一些新鲜的食材。”
“宫里那么多山珍海味不够你做的?”景元帝问道。
“臣想去看看这辣椒生长的模样?”金长庆说道。
景元帝叹了一口气道:“可以,不过你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两个月之后还得回来给朕做饭!朕没你饭都吃得不香了。”
金长庆跪道:“臣谢主隆恩,万死不抵其罪。”
景元帝挥挥手命他退下了,随后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金长庆每年都要闹着往外跑,倒也不是真的追求什么美味什么新奇食材,十几年前他的家乡发大水,将他家的屋子冲垮了,媳妇孩子都被冲散了,当时他正在外面与人切磋厨艺,并不在家乡,等他听闻家乡遭难之后,连忙赶了回去,媳妇找到了,孩子却一直没有音信,这么多年他心里一直过不去这个坎儿,每年都要闹着出去一次,天南海北,一直不停的找。”
谢徽低声道:“官家仁慈。”九五之尊肯怜惜一个御厨的苦楚,十分难得了。
岂料景元帝摇了摇头道:“真正的仁君是令天下海清河晏,朕还远远做不到。”今日在汴京城逛了许久,心中一直隐隐压着一股郁气,新政还是没有达到他心目中理想的效果,他每日跟蔺祈研讨到深夜,以为各个方面都完善了,可一经发布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大小小的问题渐渐有一根根丝线搅成团的趋势,但他又不知道新政问题的根由在何处?
谢徽是领兵打仗的将领,并不了解新政的诸多事宜,但他深知自己此刻要做的不是劝谏安慰,而是默默地陪官家吃一顿饭,如此而已。
实际上也是这样,景元帝看见蔺祈心里发愁,看到保守派也烦,就谢徽这张俊脸看着还算新鲜有趣,见他吃的欢快,景元帝自己也多添了一碗饭。
此刻蔺祈正在翻看各州府呈上来的《乡试录》,他着重将熙州府的《乡试录》翻出来查看,谢壑的名字第一个映入他的眼帘,见谢壑的籍贯与祖上三代情况,隐隐透着一丝莫名的熟悉,直到他看到上面明晃晃的写着:父谢徽,原汴京军户,已逝。
蔺祈眨了眨眼,叹道:“哎,又一个同名同姓的,不查不知道,一查汴京叫谢徽的还真多!”
接着,他又垂首看起谢壑的文章来,洋洋洒洒数篇,篇篇可以做科举例文的程度,经史策论亦言之有物,点为解元实至名归。
他又看了谢壑的名字一眼,隐隐有些熟悉,他去书房的木匣子里取出幺子蔺冕的家书来,果然在里面找到了些许蛛丝马迹,儿子居然还向自己举荐过,自己隐隐约约好似记得若谢壑能考到汴京来,自己会留意的,如今也算一语成谶了。
想着明年的春试,蔺祈心里充满了期待,他又记起儿子曾经说过,谢壑出身临安谢氏,后来并宗到了汴京谢氏这里,他想了想问心腹道:“谢徽在何处?”
“正陪着官家在雀金楼用膳呢。”心腹回道,“谢将军近来倒颇得圣宠。”语气酸溜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