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2 / 2)

  谁敢想,一地上缴的赋税,就靠着压榨那些个商户。

  本该是鱼米之乡的地方,一地的粮税,竟还要花银子从外地采买,补缴在账上递上去,描补太平。

  好歹,随着朝廷文武进士下及地方,一场彻彻底底的清洗下来,仅仅只是止住疮面继续溃烂,这南地的风貌,便已经改换得这般明显。

  至少,百姓敢把孩子撒出来任由他们在街上乱跑,就已经说明一地治安到底如何。

  而方才跑过去的一群孩子里,秦峥打眼一看,便能瞧出多半便是小子打扮的男孩,有头发梳的齐整,只在头上拿布包了两个总角的,也有头发剃的干净,只留了额前刘海和头上两侧小揪揪的。

  ——自将南地官场掀了个底朝天之后,连带着南地的户籍册、鱼鳞册等也都随之重造,该是不课户的,当批便批,该是福女之流,只消在貌阅之时,捎带将户籍册上的性别给改过来,早先种种,既往不咎。

  如此这般,南地诸多州府县衙,竟是借着重建户籍册又自民间翻出来许多福女,皆是被隐匿起来的孩童。

  一波清洗,一波敲打,一波新任官员,都是要卯着劲,想借着这个机会干出些实事,创下一番实打实的政绩来的。

  如今瞧着,却也颇具成效。

  一大清早,临街的铺子便已经开了门,棚子里砌在墙根的土灶上,底部是一口大锅,上头却是拿足有双臂一展之距的蒸笼,蒸笼的蒸屉每一层的高度瞧着要比寻常蒸屉更高出许多,摞得将要顶着棚顶。

  随着伙计踩着梯子将上头的蒸笼盖子取下,端了一笼屉下来摆在台面上,紧接着便有吆喝声在街上传开了:

  “李记花馍——出笼嘞!”

  随着这伙计的一声喊,当即便有一大清早出门采买的妇人上前围了上去,显然是一早便候着的。

  而随着氤氲的水蒸气升腾着四散开来,原先搁在蒸笼里的花馍也跟着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偌大的蒸笼里摆着的,竟是一捧一捧的花,荷花芍药月季并着大丽花挤挤挨挨地簇拥在枣山上,配成花器花簇,色泽艳丽而又张扬,打眼看去,一时竟是真假难辨。

  这便是萦州的风俗,腊月二十三这一日,家家户户要蒸花馍,一部分要拿来祭灶君,一部分则是要拿来走亲戚送人——当然,这蒸花馍的手艺,任是谁,却也比不过萦州城城东的李记花馍。

  一个伙计在棚子前拦着维持秩序:“等等等等啊,这出锅的第一件儿,得先祭灶君!”

  说着,先前把蒸笼搬下来的伙计便拿手沾了冷水擦干,赤手穿过烫手的烟雾,端起那摆在蒸笼正中,造型最大、模样最是漂亮规整的枣山花馍,迅速地摆在了灶台后头特意空出来的台面上。

  台面朝上,热气蒸腾中,是一张略带暗红的灶神像,久经热气蒸腾,如今虽还依旧贴在墙上,却被熏蒸的隐约褪了色。

  将那一篮子花造型的花馍敬在神前,案上却还有宝马、金银财宝造型的花馍,连带着一碗饴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