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 2)

等胤禛讲完,弘历说自己懂了。

胤禛又给他出了一道类似的题目,然而,弘历依旧做错。

胤禛:“……”

胤禛的耐心所剩无几,但看在弘历平时表现不错的份儿上,还是没有打击他,只说让他回去再仔细想想,明儿继续讲。

别人不知道,胤禛可以确定的是,弘历比十三弟笨。

当年他给十三弟教算学,十三弟都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

晚上,胤禛又考校了下弘时的算学水平,他这个年纪的小阿哥,三位数的乘除法应该没问题了,好一点的还要会解方程。

然而,弘时还真就连三位数的乘法都算错。

胤禛:“……”

“多亏了小云安,否则我真忽视了孩子们的算学功课。”次日,胤禛不由和福晋说起此事。

福晋笑道:“王爷不必太忧心,其他王府的小阿哥们也不见得就学了算学。”除了尚书房,普通人家都不会在这上面花太多功夫。

胤禛哼道:“三哥自己对此感兴趣,定然会培养儿子们。”

“咱不能跟三爷比,五爷家的孩子们说不定还不如咱们家的小阿哥。”福晋安慰胤禛。

胤禛一听这话不乐意了,“咱们为何不能和三哥家比?要和老五家比?”他从小都是努力要和三哥看齐的,凭什么到儿子这儿就要跟五弟比?

福晋心说您在算学方面也比不过三爷啊,干嘛对孩子们要求这么严?

胤禛还专门让弘时去问问弘旺,他有没有专门学过算学。

弘旺跟弘时的水平差不多,三位数的乘法算不清楚,但弘旺比弘时小,这个水平好像还算正常。

其余在尚书房读书的小阿哥都是跟着尚书房的进度在走,算学水平肯定比他俩强。

晚上阿玛又给自己布置算学功课时,弘时就道:“阿玛问问十三叔家的弘昌堂弟呗,看他学到什么程度了。”

胤禛点头,他正要给孩子们请算学师父,如果弘昌也需要,可以一起学,免得十三弟多掏一份钱。

待冬至行礼时,胤禛见到了胤祥,就顺便和他聊起这事儿。

胤祥道:“我没请师父,反正我在家待着也没什么事儿,就自己给弘昌、弘蹾讲讲《九章算术》和《数理精蕴》”

胤禛:“……”好想让自家儿子去蹭课,但是汗阿玛知道了估计会不高兴。

上回和汗阿玛提起十三弟,汗阿玛只召见了弘昌一次,之后没有任何动静。看来一时半会是不会原谅老十三的。胤禛也不敢再在他老人家面前提胤祥了。

胤禛于是把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压下去,只让胤祥帮他找找适合给小孩教算学的师父。

冬至过后,临近年关,朝堂事务多起来,尤其胤禛当差的户部。

他每日对着账本,算得脑袋疼。愈发觉得算学重要,下面那些人太会钻空子,要是来个不擅长算学的人核对,恐怕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

胤禛忙的焦头烂额,小云安却在家里呆的有些无聊。

天气太冷,连她都不怎么想出门了,上午跟着额娘去给福晋请个安就回屋自己摆弄玩具。

玩具都玩腻了,她就缠着年氏给她讲故事。

年氏给云安讲的大多是《庄子》中的小寓言,什么“庖丁解牛”、“望洋兴叹”之类的。

年氏有意考验女儿的记忆力,第二天讲故事前会先问云安昨天讲了什么。

云安就能奶声奶气地把昨天听的故事复述出来,虽然她的寓言还带着小孩子的稚气,但意思大差不差。

年氏也没经验,只当一岁多的小孩都是这样。

直到过年期间,云安又进宫玩耍,给摇篮里的二十四叔胤祕讲了一个“东施效颦”的故事。

她本来是不想和奶娃娃二十四叔玩的,奈何惠妃想趁机让小养子来太后这边刷刷存在感,就趁云安在的时候把胤祕抱来了。

小娃娃刚会坐,被云安和胤祁你戳一下我推一下,就憋着嘴要哭。

云安不想把太后和玛嬷他们引来,就学着大人的样子拍拍胤祕,“安安给你讲故事呀。”

嬷嬷们都好奇一岁多的小格格怎么讲故事,没有立即上来抱胤祕,胤祕也好奇地盯着云安。

“从前呀,有个美铝叫西施。”

一旁的胤祺忍不住问:“什么是美铝?”

“额,就是美腻姐姐。”云安挠头,一不小心忘了古代没这词。

“美人!”胤祁也很聪明,“我额娘就是美人!”

云安点点小脑袋,继续讲,胤祕眼睛里还含着泪水,但小家伙也被云安和胤祁的声音吸引,一时忘了哭。

云安三言两语讲完故事,胤祕才又哭起来,乳母赶紧上来把小阿哥抱走。

反而是胤祁记住了东施效颦,跑到外面找和妃,“额娘,我想东施效颦。”

和妃:“???”

跟在他后面出来的云安已经笑起来,“你好笨笨呀,东施效颦不是介么用哒!”

她又给傻叔叔解释了一遍,胤祁没有因为用错成语而觉得丢脸,反正他的目的也不是用成语,而是跟额娘说:“我想要和小侄女一样的兔耳朵帽子。”

云安今日进宫戴了阿玛设计的兔耳朵帽子,身上则穿了一身红,太后等人瞧见,都夸个不停,说胤禛和年氏会打扮女儿。

胤祁只见过虎头帽,还是第一次见兔头帽的,眼馋的不行。

年氏立刻道:“若二十三阿哥喜欢,妾身回去让人再做一顶一样的送进宫来便是。”

胤祁知道这是小侄女的额娘,就学着大人的样子抱拳道谢。

太后笑道:“何必麻烦王府的人,让老四交代内务府造办处的人去做就是了,多做几种,男孩子戴熊耳朵也不错。不过要老四去和造办处提要求,别人说的,造办处未必听得懂。”

太后身边的人立刻去给胤禛传话。

胤禛正在乾清宫陪康熙召见宗室王公,等会儿还要一起赴宴。康熙听说太后有懿旨,就让传话的人直接进来说。

谁能想到是让雍亲王给小孩设计带动物耳朵的帽子。

殿内众人的表情都十分精彩,胤祉、胤俄、胤祯等人更是不厚道的笑了。

康熙有点后悔,他早该想到的,太后能有什么正事?

他只能帮着胤禛找补,“老四是位慈父,就数他对孩子们上心。大到孩子的教育培养,小到孩子的吃穿用度。朕当年对儿子们也是如此啊!”

有他这话,谁还敢笑话胤禛,笑他不就是在笑皇上?

胤祉、胤祯等人都偷偷撇嘴,这也就是当着宗室王公,汗阿玛才这么护短。

胤禛刚还觉得无比丢人,听汗阿玛这样说,心里又生出几分暖意。

他于是顺着康熙的话说:“汗阿玛当年对儿臣和兄弟们的细心照顾,儿臣仍记忆犹新,儿臣对儿女们的用心如何能及汗阿玛对儿臣和兄弟们的万一?”

皇子之中几个聪明的也都开始回忆起当年汗阿玛对他们的关心。

康熙上了年纪,就喜欢带着大家回忆往昔,听每个儿子都如数家珍,十分欣慰。

正好胤祉说起当年汗阿玛专门请师父给自己教几何的事情,胤禛心念一动,接着胤祉的话道:“儿臣近日也正在帮孩子们寻找教算学和几何的师父,只是这样的师父属实不太好找。”他说着又看向兄弟们,问他们是从哪里找的算学师父。

胤祉、胤禟的孩子们都在尚书房读书,根本用不着请师父,胤禩、胤祥则表示在亲自教孩子。

胤祺、胤俄干脆把这事儿给忘了,他俩自己都是混过来的,对孩子的教育也不怎么上心,反正进了尚书房就要学,急什么?

康熙原本还想给老四家指派一个算学的启蒙师父,见不止他一家需要,便想了想,目光从胤禄、胤礼脸上划过,胤禄这孩子天赋不错,去给小侄子启蒙挺合适,但他这两年也开始领差事,不好为了这事儿耽误正事。胤礼身体不好,康熙生怕他被小孩们闹得头疼。

最终,康熙的视线落在了胤祥身上,“老十三,你刚说你给弘昌、弘蹾讲算学,想必已经有经验了,不如也带带其他侄子?”

胤祥微愣,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时隔多年,汗阿玛给自己安排的差事竟然是给小侄子启蒙算学。

他立刻跪下领命,“儿臣领旨,定会尽心教导小侄子们。”

“老十三脾气好,有耐心,你们这些当阿玛的尽管放心。”康熙道。

众人自然说放心,胤禛上扬的嘴角都快压不住了。

胤祉却道:“儿臣倒觉得不必麻烦十三弟,不过是启蒙,让孩子们自己看看书不就是了,何必劳师动众请师父?”

胤禛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老三真是逮着所有机会和老十三过不去。

他只能道:“三哥家的小侄子们聪明,自然看看书就会了,我家那俩榆木脑袋,我讲好几遍,他们也听不懂。”

为了老十三,也只能跟自家俩小子说对不住了。

康熙笑道:“当年你教老十三算学,如今老十三教你家的弘历、弘昼,这也算是缘分了,他要是教不好,追根溯源还是老四你的问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