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2 / 2)
如此一来,他以后读书的侧重点就得变上一变了。
二月里姚瑜在埋头苦读的时候,万家酒楼重新开业了。姚瑜没有再去当账房,已经有足够经验的江恒可以负责得起酒楼里的账务了。只是他的工钱回归正常,不像姚瑜在时那样高了。
但即使是正常工钱,对江恒而言也挺高的,他很满意这份工作。
三月里,恩科乡试开考,为了指导李方余和赵子念两人,姚瑜多花费了时间。
四月里,乡试结果出来了,只有赵子念考上了举人。不但如此,他的名次还挺靠前,在第十六名。
李方余则落榜了。
考上举人,赵子念很感谢姚瑜,还特意摆了谢师宴,姚瑜也给足了他面子。
当日,赵子念可谓是春风得意。
小先生当年也不过考了举人最后一名,他考得比小先生好多了,在第十六名呢。
连小先生这个最后一名的举人都打算去考进士,那他是否也可以试试?
赵子念瞬时斗志昂扬。
“老师,你打算几月份出发去京里,咱俩要不搭伙一同前往。”谢师宴结束后,赵子念叫住姚瑜。
按照当时收徒的约定,这五人考上举人,姚瑜就算完成任务了。对于会试,姚瑜自己尚没有把握,所以他不打算继续再像乡试那样指导赵子念。
况且,他们如今在功名上没有什么不同。
自己恐怕也没资格再指导别人了。
“我下月就要出发了,不过我要带家眷,恐怕不方便和你一同前往。”
赵子念只好自行前往,“好吧,既然如此,我们便京城再见吧。”
自此,这对短暂的师徒就各奔东西了。
不多的师徒情谊也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淡,直至多年以后,形同陌路。
…
随着本县的举人秀才渐渐多起来,读书人之间慢慢形成了一个小圈子。
四月,本县的举人秀才,常常聚在一起交流学问,甚至不少童生都想方设法的想要融进那个圈子。
郭恪和王珩也忍不住心存向往,他们甚至还想邀请姚瑜一同前去。
可是姚瑜每天只知道自己看书写文章,偶尔倒是会和在临县风高县做官陆先生写写信,其余时间宁愿在家带孩子,也不肯随他们去赴会。
刚开始,他二人见姚瑜不去,他们也不好意思独自去。一次两次还好,可次数多了,他们生怕以后再没机会结交那群人,便也顾不得自己的小先生了。
其实,姚瑜并不是不愿意去。
能与有才识的人交流学问,总比自己关门造车的好。但无奈那群人惯讲究附庸风雅,诗会次次都设在青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