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洛阳八关防御,王羽医术召唤672(2 / 2)

而在五胡十六国时期,从后赵瓦解,到前秦统一前夕的十余年时间内,洛阳也是数易其主。</p>

后赵瓦解后,洛阳先是被周成所据;</p>

356年,洛阳被东晋大将桓温收复;</p>

365年,洛阳又被前燕慕容恪攻占;</p>

370年,洛阳又被前秦王猛攻占。</p>

从前秦统一瓦解,到北魏统一前夕的几十年时间里,洛阳城又是数易其主:</p>

384年,前秦瓦解后,苻晖弃洛阳西归,东晋乘胜北上,收复洛阳,并且期间,西燕、后秦也曾争夺洛阳,只是没有成功;</p>

399年,后秦的姚兴又夺占洛阳;</p>

416年刘裕北伐,又再次收复洛阳;</p>

刘裕死后,北魏趁机南侵,在423年夺占洛阳和河南之地;</p>

430年,刘宋元嘉七年北伐,又攻占洛阳及河南之地,不久又被北魏夺回(没错,这就是辛弃疾写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p>

其间纷乱,实不堪言。</p>

所以说,洛阳作为都城,在和平时期非常好,但是一旦处于乱世之时,那就要很惨了!</p>

…………</p>

就拿黄巾军来说,黄巾军想要进攻洛阳的话,完全可以从四个方向发起进攻。</p>

而洛阳东有虎牢关;</p>

北有孟津关和小平津;</p>

东南有轘辕关,大谷关;</p>

南有广成关,伊阙关。</p>

可以说,黄巾军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得攻打这些关隘,只不过,百万黄巾军若是可以,将战线推到洛阳城下,其余六关也就失去了作用。</p>

而这些关隘中,从酸枣这里进攻虎牢关最有利,毕竟,这时候的黄巾只需要攻破一些险寨,以及荥阳和成皋这两座坚城。</p>

若是选择从其他地方攻略,就必须连续攻陷两道雄关,如果硬要说起来的话,其他三条路线的攻取难度,也并不比虎牢关小。</p>

所以,经过商量后,张角决定以虎牢关位突破口,轘辕关等关隘为预备口,其目的就是牵制南阳的汉军,不让他们在背后搞事!</p>

毕竟,虎牢关这里,距离兖州非常近,黄巾军的粮草运输车,也能及时进行救援,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粮草支持。</p>

荥阳和成皋,虽然也是两座坚城,但论起防御力,比起虎牢关还是差了不少,只要等来年春天,气温回升后,他们就能大举进攻这两座城池。</p>

所以说,荥阳城看起来,只是第一道防线,但它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因为荥阳在黄巾军手中,坚守的时间越长,对于军心的鼓舞就越大。</p>

汉室还希望这座坚城,能够削弱黄巾军的实力呢。</p>

随着石达开率领黄巾军,突袭荥阳失败,整个黄巾军部队,叶进入了修整阶段,没有继续发动下一次进攻。</p>

不过,即便是如此,郭威也不敢大意,毕竟,谁也不知道,黄巾军会不会继续偷袭。</p>

这时,双方继续陷入了被动局面。</p>

而朝廷的命令,也迅速传播到各地太守、刺史手中,让他们带领麾下人马前往洛阳,集中汉军的优势兵力,希望可以在虎牢关,这座雄关之下挫败黄巾。</p>

而远在陈留的黄巾军,同样是磨刀霍霍,趁着这段时间,加班加点的训练,并打造出强大的攻城武器!</p>

准备在决战开始,一举攻克荥阳城这座拦路虎,从而兵进虎牢关的门户成皋,进而攻破虎牢关,一举覆灭大汉,建立属于百姓的黄巾天国!</p>

黄巾军已经注定要强攻,而汉军这里肯定要死守,可想而知,在不远后的几个月里,孤军作战的虎牢关,必然会成为一座,巨大的战争绞肉机!</p>

……</p>

就在关东之地,即将迎来新的大战时,而远在并州的王羽,也开始自己下一轮的计划。</p>

那就是口罩的制作,以及召唤出一名医术高强的人。</p>

也不知道,是不是系统已经知道了,过年之后,大汉将会迎来一场瘟疫。</p>

所以,这导致了,王羽在使用抽奖系统的时候,仅仅十次普通的抽奖,就抽到了口罩制作流程,只不过,王羽就算是知道了,也没有办法及时制造。</p>

因为这里需要一个东西,那就是药棉,而所谓的药棉,其实就是棉花!</p>

棉花,这个时候可没有出现在大汉,它最早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华夏大地,但当时主要在边疆地区种植。</p>

直到宋末元初,才开始大量传入内地,并在元明两代,得到迅速推广,成为老百姓最基本的衣物原料。</p>

也就是说,王羽即便是有制作办法,也没有用。</p>

所以,此时此刻,他只能寄希望于,这次的医术召唤,能够召唤出强大的医生。</p>

“系统,现在给我使用100点召唤点,侧重于医术领域。”王羽对系统下达指令道。</p>

【好的,宿主使用100点召唤点进行医术召唤,当前宿主还剩余点召唤点;】</p>

【叮咚,召唤第一人,清后期名医,吴瑭,医术:98;】</p>

吴瑭,清朝后期淮阴人士,天资聪颖的他,本来应该是考科举进官场的,但由于父亲和侄子的先后病逝,让吴瑭转而开始学医。</p>

经过数年的努力,他终于探索出一些规律和医治方法,并于公元1798年着成《温病条辨》一书,他的这部书,是华夏治疗温热病较有系统的一部温病学着作,对后世影响很大。</p>

他还着有《吴鞠通医案》等着作,使温病学更加完整和系统化;</p>

后世之人在划分中医“四大经典”的时候,有一种划法。</p>

就是将吴氏的《温病条辨》与汉代的《黄帝内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医必读的“四大经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