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辽东五年规划,收服马周(划掉买下马周)132(1 / 2)
一顿饭自然是搞不定李世民的。
马周知道李世民不想让他去辽东,果断的站在了李世民这边。
看来古人还是很重承诺的,李世民对马周的知遇之恩确实是赵峥比不了的。
但是赵峥表示,我为大唐立过功,我为陛下流过血!
反正这个人我要定了!
“你这不是跟朕耍无赖吗?”李世民没好气的看着赵峥。
不让你挖马周,你就给朕摆功劳,博同情?
“我只要马宾王帮我五年!五年!”
赵峥承诺五年后肯定让马周回大唐,五年后,马周还不到四十呢,在官场算年轻的。
“行,那就五年!五年后你要是不把马宾王还回来,朕就不许你再从大唐招人去辽东!”
“那太好了,多谢泰山成全,小婿敬岳父泰山一杯。”
赵峥听到李世民同意把马周借给他用,高兴的见牙不见眼。
一旁默默吃菜的马周似乎想说什么,又忍了下来。
饭后,李世民返回宫中,临走还带走了一大车的新鲜蔬菜。
赵峥也让马周留宿府中,准备将自己的中心思想与马周碰一下,不统一思想,事情是做不成的。
赵峥的书房
赵峥与马周相对而坐,面前摆放的是赵峥草草写成的辽东五年规划。
“宾王兄,请看我这份规划。”赵峥示意马周看向那份规划书。
大体只有5页。
第一、土地国有化,稳住小农经济不破产
土地收归国有,由国家承包给个人,根据每户的人口授田,禁止土地买卖。
其实唐初也是土地收归国有,均田制规定每丁授田百亩,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
口分田不允许买卖,死后还要收回国有,但是呢又规定了,从狭乡迁到宽乡的(从人口稠密区去人烟稀少的区域),可以买掉口分田,这无疑加大了买卖的范围。
所以后面均田制的崩溃是必然的。
宋元是两田制,即官田和民田,但是他不禁止私田买卖,所以,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明朝继承了元的两田制,也是允许私田买卖,所以对于土地兼并依旧没什么卵用。
至于螨清,不说也罢。
赵峥实行土地全部国有的原因,就是为了禁止大族肆意兼并土地。
一方面短期内辽东不可能跳出小农经济的范畴。
如果土地兼并不禁止,估计要不了多久普通百姓又会活不下去,虽然赵峥可能看不到这一幕。
同样的赵峥还会提供无息贷款,如果确实因为受灾活不下去的百姓,可以向政府申请无息贷款。
视偿还能力分五年偿还、或10年偿还。
另一方面,方便征地。
地是国家分配给你的,国家需要工业用地时候,给予合理的补偿后,就征收走,省的征收私田麻烦。
这一点马周非常认可,但是也有相应的担心:“大王,不授私田,恐怕没有多少百姓愿意前来了。”
“这一点我也考虑过了,但是这个必须实行,不能动摇,小农经济极其脆弱,如果放任土地兼并,必然导致大量的流民和佃户,这些都会让社会动荡。”
赵峥把自己的考虑也说了出来,然后接着道:“第一批愿意去辽东的百姓我会提供高产的作物,和钢制农具,还有耕牛,不怕没人愿意去。”
“嘶~ 耕牛难得,第一批就算只有万户迁徙,这一万头牛,哪里去弄呢?”
马周被赵峥的大手笔震惊了。
“我的事迹想必你也听过,一万头牛虽然不是小数目,但是我想凑出来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国内还有许多耕牛的交易市场,一个市场买300头,也只需要34个市场就能凑齐了。
可能费些事情,但是也不算难办。
见赵峥胸有成竹,马周也不再追问。
第二、 基础教育普及 坚持汉化与民族融合!
教育乃是强国之基。
普及拼音,对于扶余人的新生儿,必须入学学习汉语,不入学,拒绝汉化,则为贬为下等民。
如今三国遗民占据绝大多数,这些遗民也要分化治理,愿意接受汉化服从管理的,也享受与大唐人等同的权利。
汉化的内容就是,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移风易俗。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必须的,不然指望几万汉人能够统治半岛三国,跟白日做梦差不多。
这一点马周也颇为认可,全靠暴力手段是不可取的。
赵峥打算从辽东开始,开办小、初课程培养人才,现在这时代,有初中文化就足够建设辽东了。
第三个 以工业化为核心
这里马周没有看懂,“大王,这工业化为核心指的是?”
“工业,我特指的是基础工业,比如砖窑、炼铁、炼钢、煤炭开采、器械制造、制盐、纺织业等,后面时机成熟,我还会发展化工业,机械制造业。”赵峥解释道。
这些基本包含了百姓的衣食住行,尤其是煤炭和钢铁产业,只有工具革新了,才能发展的更好。
,!
“臣明白了,但是如果以工业为核心,岂不是会耽误农时?”
“并不会,这些不冲突,一年中百姓需要劳作的时间并不多,我们完全可以在农闲时,招收百姓进工厂做工,发放薪水补贴,总比一直赋闲在家要好。而且产量上来后,这些工业制品价格也会下降,百姓更加买的起了,生活只会越来越好。”
赵峥看来,比如纺织行业,完全可以招收女工。
自己不收绢税,但是呢你也别总自己养蚕织布了。 赵峥会推广棉花,上织布机,女子可以来做工,既可以领工资补贴家用,产量上来后,布也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