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多好的兵啊,可惜不是我的137(1 / 2)
赵峥往返平壤金城,平壤那边的主将是张俭。
赵峥是带着李道宗的手书过来的,张俭自然非常配合。
连军中六曹文官都被自己抓过来打工了。
当然赵峥不白用,每人30贯工钱,再加一箱康帅傅。
这些六曹文官一点儿也不抗拒了,不过辛苦几天就能有30贯,这种好事儿哪里找去?
得益于六曹文官都过来帮忙,招聘进行的非常顺利。
两个城第一天报名的就超过10万人。
除了部分军士确实年龄大了,或者身高差很多的。
大部分条件比较擦边的也要过来体检登记。
赵峥设置的是一个175的限高杠。
之所以设置这些条件限制,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后期采买军用物资。
不然身高参差不齐,赵峥也不可能为了小部分人浪费精力。
另一方面也是赵峥的私心作祟。
唐代男性的平均身高大概只有166左右,有175-180都是精锐士兵了。
赵峥想让更多的士兵能留在辽东。
这些人给赵峥卖命,赵峥自然也不会亏待他们,天气渐渐转冷。
赵峥直接定了十几万件军大衣,还有大量8斤棉被。
在给足待遇的情况下,他们才会愿意留下,而且赵峥更希望他们能把家人也带到辽东。
这么多土地没人种可惜了。
只有汉人多了,赵峥才好去同化这些扶余人。
这次来应聘的军士,都是手拎着鞋,然后昂首挺胸从杠子下走。
碰到了的,就留下,碰不到的不合格的,领一桶泡面各回各家。
不同于阿三家的征兵想方设法含胸驼背放让自己不合格,这帮大唐的军士为了合格,还有偷偷给自己袜子里垫东西的。
赵峥理解他们想挣钱的想法,所以只要不是太离谱的,只差一点点的赵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通过了。
然后就是年龄的二轮筛选,如果超过30岁,但是是军官身份的,则可以留下。
对于赵峥来说这些都是基层骨干,全是大头兵,这仗还怎么打?
从头培养基层军官也是需要时间的,赵峥要的是他们马上能形成战斗力。
而且军官身份的,担任过五十人队队长队副,军法官的。
待遇再提一级,队长40贯,对副、军法官35贯。
(唐军在李靖改革军制后,三人为一小队,三小队为一中队设伙长,五中队加一队长,一队副,一军法官两旗手,组成50人大队。)
折冲都尉、果毅校尉则不在租赁范围内,赵峥倒是想要这个级别的军官,现在只能自己提拔了。
好在有苏定方裴行俭在,应该问题不大。
筛选掉身高不足的,然后就是筛选掉明显长相偏老的、扁平足、身体不够强壮的。
当然还有一些态度不够端正的浮浪子。
战兵最终还剩下约1.5万人,辅兵4万余人!几乎三分之一都合格。
赵峥觉得有点离谱,估计这次出征辽东的能称的上大唐精锐了。
但是没办法,谁让赵峥只借了两万兵。
只能优中选优了,忍痛筛选掉3万余人,只留下2万的精锐。
这3万多没选上的,赵峥也不吝啬,每人发500钱,直接就小两万贯出去了。
李道宗与张俭,让这些人暂时单独成营。军械物资也单独整理出来,准备到时留给赵峥。
这边招聘搞定了,苏定方和裴行俭跟李道宗告假,然后跟着赵峥回了长安。
拜别赵峥后,两人也各自回家族,商量迁徙辽东事宜。
赵峥则是过去看了下马周的招聘进度。
趁此机会与马周讨论一下官制行政体系如何建立。
“宾王,现在团队草创,大唐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还有九寺五监、十六卫对我们现在来说过于臃肿了,我们现在算是创业阶段,只需要组建起重要智能部门让封地先运转起来。” 赵峥看着马周规划的密密麻麻的空缺职位的信息,直接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