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高老四贷款3(2 / 2)

高老四并未立即回村,买了几个水果罐头,直奔附近的王淑芬家。王淑芬是红剑乡有名的媒人,经他介绍的夫妻遍布红剑乡的沟沟洼洼。

王淑芬见到高老四后脸拉了下来,他们是打过交道的,去年他就来没找过她说媒,结果白忙一场,而高老四连个茶水钱都没给,这令她这令他十分恼火。

这是他职业生涯中鲜有的败绩,使她的声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时间,找他说媒的人都少了一些,红剑乡第一媒婆的名号都受到了挑战。

高老四一脸笑意道:大妹子,我儿子的事还得你多操操心。边说边把手中的罐头递给了王淑芬。

见到罐头后,王淑芬的脸上顿时笑容浮现:我再说合说合,成不成可就看你们了。

王淑芬上下扫视着高老四,当看到他脚上那双补了好几个补丁的布鞋时心生鄙夷,心中暗想:也不看看自己的样子,穷的连双像样的鞋都穿不起,还想给儿子娶媳妇儿?不是看在几个罐头的面子上,都不待搭理你。心中虽然这么想脸上却并未流露出来。

高老四对她的神色尽收眼底,边再次开口:大妹子,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王淑芬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虽然没说一句话,但眼神中透透露出满满的不相信。

高老四知道多说无益,他左右看了看,小心翼翼地拉开拉链把兜里的钱露了个角给王淑芬看了一下。

王淑芬的眼睛顿时瞪得像铃铛一样,露出了满脸的惊讶之色,按她估计,那些钱咋也得大几千,这在当时足以算得上一笔巨款。那时红剑乡的农民年收入也就七八百,好点的一千出头,除去一家人的吃喝用度,每年能攒个三五百就算烧高香了。北山村人每年能攒个二三百就算不错了,高老师手中的钱是一个普通农家至少10年的积蓄,拥有这种财力的人,在整个红街乡都是凤毛麟角。

确认了高老四的实力后,王淑芬顿时笑容满面,春天的鲜花都没那么灿烂,她笑盈盈道:老高,这个事包在我身上,不过你得做好多出彩礼的准备,你们村的情况不用我多说了哇!

“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就行,大妹子,那就麻烦您了,事成之后一定重谢,我们北山人说话算话绝不食言。”

从王淑芬家出来以后高老四心情舒畅,哼哼的小曲跨上了自行车,路上每隔一会儿都会重复一个动作,不断的摸摸怀里,生怕怀里的人民币长翅膀飞走了。

进入村子后,高老四松了一口气。但他变得更为小心,生怕他人知道了,再次确定了身上的巨款后直奔家中。

天色暗了下来,牛大旺父子正在吃饭,牛大旺喝了口小米稀饭开口道:高老四今天去公社贷回钱了,明天你跟爹去趟公社。

牛来宝放下碗筷,面露难色:爹……我……前天……摔……了一跤,腿……疼……的厉害,你……一个人……去……哇。

牛大旺瞅了他一眼:一做点事就是这疼那痒的,吃饭的时候咋没事儿?

“爹,我……是摔……了腿,嘴……没事儿。”说完后,他端起碗开始喝稀饭。

“哎。”牛大旺叹了口气:来宝,你啥时候能勤快点,爹要是走了,你以后该咋办?说话间他把碗筷推到了一边,没了食欲。

“你……能……走……到哪?最……多去……一个……红……剑”牛来宝费力地换了口气,接着道:爹,你……不吃,我……可就……吃了。说话间,手已经放到了碗上。

牛大旺挥了挥手:你吃哇!

牛来宝端起碗呼啦呼啦的便吃开了。

高老四贷款的事情已经传开了,尽管他小心翼翼,还是走漏的风声,谁都没想到,向来谨慎的高老四如此果断,竟成了北山村贷款的第一人。

他的行动极大地刺激了村民,激发了北山人的贷款欲望,此后几天内北山村有许多人进行了贷款,北山村拉开了脱贫致富的序幕。在这次浪潮中,北山人展现出了极大的勇气与魄力,人口不足300人的北山村成为红剑乡贷款人数、贷款金额最多的村子。

在那个年代,晋北大地的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内陆省份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改革的春风还远远没有吹进内陆腹地。

在小农思想的影响下,大多数人骨子里是胆小谨慎的,就像刻在他们骨子里的勤劳一样是与生俱来。

北山村,一个小小的山村,能够出现如此规模的贷款,是超乎想象的。北山人的贷款热潮引起了十里八乡的议论:有人说他们是穷疯了;有人说他们胆大;有的人为他们将来还不上贷款而担忧;有人说他们找到了硬关系才能贷那么多钱。

人们的论点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北山人对此毫不理会,而是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中,走自己的路。

北山村也并非所有人都进行的贷款,除几个老光棍外,还有几家处于观望中。几天后,位于高老四家上游的苏有福家,苏有福握着杆烟枪正在抽旱烟,坐在炕沿看书的年轻人放下书,开口道:爹,村里好多人都贷了款,您看咱家是不是也贷点?

说话之人是苏有福的大儿子苏天,今年十九岁,过两天就要参加高考。

苏有福抬起头看着苏天语气颇重:好好看你的书,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你给咱好好考个大学就行了。

苏天抿了抿嘴唇,没再开口,伸手拿起了炕上的书。苏有福看了他一眼后默默地抽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