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探讨宋辽盛世40(1 / 2)
夏三少,这位才情出众、心怀天下的青年才俊,此时正站在辽国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
他身姿挺拔,气质高雅,目光坚定而诚恳,言辞真挚而恳切。
他望向坐在高堂之上的萧太后,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语气沉稳地说道:“媚娘,我认为大宋和辽国应该共同修建一条更为优质的道路。
目前的官道已经破旧不堪,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萧太后听闻此言,眉头微微一蹙,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她轻声回答道:“修路固然是好事,但此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会给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
此外,我国库本来就不充裕,实在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开销啊!”
夏三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胸有成竹地回应道:“媚娘可能不太了解,其实如果宋辽两国能够携手合作,共同出资修路,那么不仅不会劳民伤财,反而可以促进两国百姓的富裕。
在我们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道路通畅了,贸易自然繁荣,百姓生活也就能得到改善。”
耶律宏伟,辽国的丞相,听着夏三少的话,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觉得这位年轻才俊所言极是,于是开口问道:“夏公子,能否详细讲讲这修路的好处?”
辽国大臣韩德也连忙附和:“对对对,夏公子,你就给我们详细说说吧。”
萧太后见大臣们纷纷表示支持,也对夏三少的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和颜悦色地说道:“老三,你就给我们讲讲你的详细计划吧。”
夏三少微微一笑,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应。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向众人阐述自己的想法。
“首先,道路的畅通将极大地促进贸易活动。无论是货物运输还是人员往来,都将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这将吸引更多的商人来到辽国,带来更多的商机和财富。
同时,也有助于辽国与其他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加强外交关系。”
听到这里,耶律宏伟和韩德不禁点头称赞。
他们深知贸易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而修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步。
“其次,道路的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
它不仅能够提高交通效率,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筑、物流等。这些产业的兴起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从而改善百姓的生活水平。”
夏三少的这番话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意识到修路不仅仅是为了方便出行,更是为了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
“最后,道路的完善将提升辽国的整体形象。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反映了其发展水平和治理能力。
通过修建高质量的道路,我们可以向外界展示辽国的实力和决心,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流入我国。”
夏三少的话音刚落,大殿内响起一片掌声。众人对他的观点表示认同,并对修路计划充满期待。
耶律宏伟激动地说:“夏公子所言甚是!修路之事关乎辽国未来,必须尽快实施。”
韩德也附和道:“没错,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让辽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
萧太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她看着夏三少,眼中满是赞赏之情,老三你继续说。
夏三少微微一笑,语气轻柔地说道:“修路不仅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让老百姓有饭吃、有活干,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老百姓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富裕。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积极调动国内的富人参与到修路工程中来。
这样做既能够提高税收收入,充实国库,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萧太后听完夏三少的话,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转头看向耶律宏伟和韩德,询问道:“耶律丞相、韩德将军,对于这个提议,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耶律宏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我认为这个主意非常好,既能够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又能够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
韩德也随声附和道:“是啊,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老百姓有饭吃、有活干,就不会再有心思去造反或者闹事了。
相反,他们会更加勤奋地工作,同时也能赚取更多的钱财。这个方法实在是太棒了!”
萧太后听后,心中更加高兴了,她不禁夸赞起夏三少:“还是老三最有办法啊。”
夏三少继续说道:“大辽国资产丰富,牛羊众多,我们可以鼓励百姓多养牛、多养羊。
而大宋国则可以鼓励百姓多养猪、养鸡、养鸭。
百姓们养殖的牲畜和家禽,除了自家食用外,还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或者与辽国进行交换。这样一来,两国的百姓都能富裕起来。”
萧太后听后,微微皱眉,担忧地问道:“可是养牛养羊不是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吗?这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国家的粮食储备呢?”
夏三少微笑着回答道:“不会的,太后请放心。
牛和羊主要以吃草为生,不需要太多的精饲料。
我们人类吃不完的剩饭剩菜也可以喂给它们吃,这样不仅不会浪费食物,还能让牲畜得到充足的营养。
而且,养殖牲畜还能产生粪便,这些粪便又是极好的农家肥,可以用来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如此一来,可谓是一举多得啊!”
萧太后听了夏三少的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但她还是有些疑虑地问道:“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只是不知道实际操作起来是否可行。
毕竟养殖牲畜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而且还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等因素。” 夏三少自信满满地说:“太后,您不必担心。我已经想好了具体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