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丰国新国王39(1 / 2)

夜色如墨,星辰隐匿,太子踏着轻盈却沉重的步伐,缓缓步入皇后所居的凤仪宫。宫灯摇曳,映照出他眉宇间难掩的忧虑与思索。回到这熟悉而又略显空旷的寝殿,他未及更衣,便坐在案前,手指轻轻摩挲着父皇白日里赠予的那枚象征着权力与责任的玉佩,心中五味杂陈。

父皇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千言万语,是认可?是警示?还是另有深意?尤其是这阵子,母后出军丰国,父皇竟破例让他代阅奏折,这份突如其来的信任与责任,让他既感荣耀又觉压力山大。而提及太子妃之选,更是让他心中泛起了层层涟漪,婚姻大事,岂是儿戏,更何况是关乎国家未来的联姻。

夜渐深,思绪却如乱麻般难以理清,起身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渐渐泛白的天际,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未知的恐惧。直到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温柔地洒在他的脸上,他才终于抵挡不住困意,缓缓合上眼帘,沉入梦乡。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气氛同样紧张而微妙。高丞相与苏丞相,两位国之重臣,彻夜未眠,眼下的黑眼圈如同烙印,记录着他们为国事操劳的日日夜夜。丰国太子率军围城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波澜。他们深知,这不仅关乎两国邦交,更是皇后娘娘这一大步的定性之时。或是丰国太子继位、或是丰国太子清君侧,或是丰国太子被废,都有可能是下一封消息的内容。

过了早朝的时辰,宫门缓缓开启,殿外焦急等待的官员们被一一放行,但大殿之内,气氛却更加凝重。高丞相与苏丞相等一众高官,非但没有离开,反而各自安排了案台,有的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公文之中,寻找应对之策;有的闭目养神,实则是在脑海中模拟着各种可能发生的场景与对策;还有的则简单进食,以维持体力,准备迎接接下来可能到来的漫长讨论与决策。

整个大殿,被一种庄严而深沉的气氛紧紧包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与期待。烛光摇曳,映照出每个人脸上专注而复杂的神情,他们或闭目沉思,或低声细语,却都无一例外地将心思聚焦于皇后的安危之上。这份无形的力量,源自于对皇室的忠诚与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它汇聚成一股暖流,在寒冷的夜中缓缓流淌。

然而,就在这份凝重之中,一封来自边疆的鸡毛信如同惊雷般打破了宁静。云老将军,这位久经沙场的宿将,颤抖着手接过了信件,那是高家对他所请求的军粮补充的回执,同时证明高家的军粮已经在路上。他迅速浏览过信件内容,赵成宇那几句简短而真挚的关心话语让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但紧接着,那句“皇后处境如何?”如同重锤般敲击在他的心上,让他瞬间清醒过来。

云老将军深知,皇后的安危不仅关乎皇室颜面,更直接影响到前线的士气与战略部署。尽管他刚刚指挥了一场大胜仗,士气正盛,但胜利的喜悦并未能完全驱散他心中的阴霾。他早已从密探那里得知,皇后亲自率领丰国太子的军队,将丰国皇城团团围住,这一举动无疑是对他们的一次重大挑战。

然而,云老将军并未因此乱了阵脚。他深知,战争不仅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智慧与策略的博弈。南国虽强,但并非无懈可击。他利用初有的战果,巧妙布局,确保即便在丰国未出兵的情况下,也能有效牵制住力量,防止其倒戈救援南国。这份智取的策略,让他对接下来的战局充满了信心。

但即便如此,皇后的安危仍然是他心中最重的牵挂。他暗自发誓,定要早日结束这场战争,将皇后安全迎回宫中,让她免受任何一丝伤害。同时,他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与冷静,为国家的未来和皇室的尊严而战。

在这一夜,整个大殿内外,无论是运筹帷幄的将领,还是默默祈祷的臣民,都用自己的方式,为皇后的处境测算着吉凶,祈祷着平安。而云老将军,则带着这份沉重的责任与使命,继续坚守在前线。

在皇城那巍峨的城门之下,气氛紧张得几乎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而丰国太子,这位被命运推向风口浪尖的年轻人,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悠闲地坐在战车上,手中把玩着一串晶莹剔透的葡萄。他的眼神中既有决绝,又藏着几分不属于这个残酷战场的淡然,仿佛这一切纷争与他并无直接关系,他只是一个旁观者,或者说,是一个即将改变历史走向的局外人。

云飞扬,这位英勇的将领,站在不远处,目光如炬,紧盯着丰国太子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不容忽视的严肃与直接:“如何?你决定好了吗?到底是造反还是清君侧?这是一条不归路,一旦踏上,便再无回头之路。”

丰国太子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他轻轻吐出几颗葡萄籽,随后将剩下的葡萄随意丢向马车之下,那动作里充满了对命运的轻蔑与不屑。他的目光越过云飞扬,落在了城门上那触目惊心的一幕——母后的人头高高悬挂,血迹斑斑,那是对他最直接的挑衅,也是最深沉的呼唤。

“还用问吗?”丰国太子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饱含着无尽的愤怒与决心,“造反!”这两个字,简短有力,却如同惊雷般在空旷的战场上炸响,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此时的京城,已是一片死寂。百姓们畏惧于即将到来的战火,纷纷躲在家中,紧闭门户,生怕成为这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而那些本该守卫城池的士兵,除了皇城中的御林军仍保持着微弱的抵抗意志外,其余的大多已对太子的行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暗中相助,为他的军队大开绿灯,使得叛军得以一路畅通无阻地逼近皇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