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蜂窝煤68(1 / 2)
赵祺儿坐在御书房的窗边,手中捧着一碗温热的粥,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夜色中摇曳的树枝,心中五味杂陈。她其实心内很矛盾,一方面,她开始觉得皇上赵成宇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流放的艰难日子,两人并肩作战,相互扶持,共同面对风雨,那份默契与依赖让她感到一丝温暖与安心。在那段日子里,他们不仅是主仆,更像是患难与共的伴侣,共同经历了生死考验。
然而,另一方面,眼前的这位皇上却又让她感到陌生。他的性格似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再是那个在流放路上内心柔软但又想要挣扎命运的王爷。现在的他,言行举止间透露出一股难以言喻的威严与疏离,连思想都似乎有了明显的转变,变得天马行空,让人难以捉摸。这种变化让赵祺儿不禁怀疑,眼前的皇上,是否还是曾经那个与自己心灵相通、共度难关的赵郢擎?
她轻轻地吃了几口粥,温热的食物仿佛给她的身体带来了一丝暖意,也让她的思绪逐渐模糊。许是身体太过疲惫,又或是心灵上的挣扎消耗了她太多精力,赵祺儿拿着勺子的手渐渐无力,眼帘也缓缓合上,一副即将沉睡的样子。
见状,赵成宇轻轻放下手中的碗,缓缓起身,靠近赵祺儿身旁。他目光温柔地注视着她,眼中满是疼惜与不舍。轻声细语地吩咐旁边的侍从退出房间后,他轻轻地将赵祺儿扶靠在自己坚实的胸膛上,让她能够睡得更安稳些。赵祺儿感受到了这份久违的依靠,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似乎是在梦中也找到了片刻的安宁。
不一会儿,赵祺儿便进入了梦乡,呼吸渐渐平稳而深长。赵成宇见状,心中既有不舍也有无奈。他轻轻地将赵祺儿交给一旁早已等候的几个老妈妈照顾,确保她能得到最好的休息。临行前,他还特意嘱咐老妈妈们要细心照料,不可有丝毫懈怠。
安排好一切后,赵成宇转身离开,步伐中带着一丝沉重。直接在院外换衣服,小框子只好眼疾手快的帮他穿上,让人将院内的炉子挑旺一些。
赵成宇站在院子中央,目光穿过夜色,聚焦在那被侍从刚刚挑起的火炉火苗上。跳跃的火光映照在他深邃的眼眸中,仿佛点燃了他心中的某根弦,让他不由自主地自言自语:“我来了这么久了,这都要进入冬天了。”
在一旁忙碌的小框子,误以为皇上是在与自己交谈,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回答道:“是的,皇上,第一批上等的碳已经运到宫里了。为了确保宫内温暖如春,宫外还在熏制一些老树根,等天气再冷些,就可以用来烧地热了,保证宫内每个角落都暖意融融。”小框子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皇上关怀的回应,以及对宫廷生活细节的熟悉。
赵成宇闻言,微微一愣,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自语被误解了。他转而将话题引向了一个更为实际的问题:“一个冬天一般卖炭要多少开销?”
小框子一听,面露难色,他知道这个问题涉及的具体数字并非自己所能掌握:“这个可能要去问内官,他对宫中的财务情况更加清楚。”
赵成宇见状,轻轻摆手,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似乎在为自己的突兀感到一丝歉意:“是我唐突了,你且忙你的。马上上朝了,我问问丞相便是。”
朝堂之上,气氛突然变得凝重而沉寂。赵成宇提出的那个关于冬季炭火开销的问题,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让所有在场的官员都陷入了沉思。他们面面相觑,显然都被这个问题难住了。
高丞相,这位久经沙场的老臣,此刻也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挠了挠头,努力回忆着往昔的种种,终于开口答道:“回皇上,以前高凌燕女帝在位时,曾提及过此事,大约是两万两白银。”他的声音虽稳,但眼中的闪烁却透露出对这数字的不确定。
赵成宇闻言,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地望向高丞相:“你可见过多少银子是两万两白银?”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质问,显然对这个模糊的答案并不满意。
高丞相被皇上问得哑口无言,只能低下头,心中暗自懊悔。其实,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只要是卖给皇宫的东西,价格总要贵上几倍。宫里人数众多,炭火需求量巨大,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但这样的常识,在皇上面前却难以启齿,毕竟谁也不想成为那个揭开宫廷奢华面纱的人。
赵成宇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他深知宫廷之中,奢侈之风盛行,连最基本的炭火都能成为敛财的工具。他回想起自己看过的那些连续剧,剧中对于皇宫中物价高昂的描绘,如今竟在现实中得到了印证。
于是,他对小框子说道:“你去让人拿两万两白银过来。”小框子一听,心中一惊,忙不迭地下去安排。他深知皇上的脾气,不敢有丝毫怠慢。于是,他让一个腿脚快的侍卫背着自己,一路疾驰向国库。在皇宫里,这样的移动方式无疑是最快的,既省去了抬轿子的繁琐,又保证了速度。
不久,两万两白银被运到了朝堂之上。这些白银被整齐地码放在一个个结实的木箱子里,宛如一座座小山般堆放在朝堂中央。赵成宇望着眼前的白银和木箱子,冷笑一声:“这些白银和木箱子烧一个冬天皇宫也不会冷,为何还要卖炭?”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让人无法忽视。
不得不说,皇上这话糙理不糙。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直接戳中了宫廷奢侈浪费的要害。在场的官员们闻言,无不面露愧色,低头不语。他们深知,皇上的这番话,不仅是对炭火开销的质疑,更是对宫廷奢靡之风的警醒。
赵成宇站在朝堂之上,目光深邃,思绪却飘回了遥远的童年时光。他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富裕,冬天取暖全靠那些简陋的蜂窝煤。那些煤块虽然不起眼,却能在寒冷的冬日里为家里带来一丝温暖。想到这里,他不禁好奇,在这个年代,是否已经有人开始尝试利用煤渣这一资源了呢?
于是,他再次开口吩咐道:“把市场上所有的炭的种类都拿过来,我看看。”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却也透露出对民生细节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