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唐朝的道士112(2 / 2)

郑旭好像猛地想起了什么似的,又把那个羊角状的东西拿出来,在手中翻来覆去地观察着,她忽然说了句:“你们想过没有,那一团团漆黑的乌云实际上是种生物。”

虽然我也有这种联想,但也只是种“联想”而已,因为理性和知识告诉我,世界上是不可能有那种生物的,但当这句话从郑旭口里说出来时,我仍然感到很震惊,以我对郑旭的了解,既然她这样说,肯定发现了什么切实的证据,能证明那种乌云确实就是种生物。

王教授听完后点点头说:“嗯,我也有这种推测,经过刚才那一幕,不但对调动风雨的原理有了新的认识,还让我对一些史料,有了不一样的理解,算是收获不少。”

听王教授这么一说,我们就更糊涂了——刚才那一幕与那个能“调动风雨”的谜团有什么联系呢?而且王教授又怎么突然扯到史料上去了呢?看着大家疑惑的目

光,王教授却不慌不忙地讲起历史上的一件轶事来:“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在南方一带有个藩镇,其地势和这个县城有点像,也是座落在一个山间的盆地里,周围群山环抱,当然,面积要比这个小县城大的多。

那里原本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有一年,却忽然遇到了一场几百年不曾有过的大旱,粮食绝收,想往别处逃荒,但别的藩镇却都紧锁边境,防止饥民进入,造成大批的灾民被饿死,还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你们也都知道,在古代遇到大旱时,会有各种求雨的仪式,但都没什么用,可就在这个藩镇因为大旱即将灭亡时,却来了一个道士,自称有呼风唤雨的能力,可以立即求来雨水。

在人们的印象中,道士越老,道行才越高深,但来的这位道士,看上去却只有二十多岁,那个藩镇上的节度使当然不相信他,道士也看出了节度使的疑虑,于是,便立了个军令状——求下雨来,节度使必须把女儿嫁给他,因为节度使的女儿,是方圆几百里有名的美人,想必那个年轻的道士,也已有所耳闻,早对其垂涎三尺了;但如果求不下来雨的话,道士任凭节度使处罚,即使下油锅、凌迟处死都不怕。

道士提出的条件让节度使有点震惊,他怀疑那个年轻道士是不是疯了,但大旱如果再持续下去,他的藩镇就会灰飞烟灭,而他就会从雄霸一方的土皇帝,变得连一介草民都不如。于是,节度使就决定赌一下,答应了那个年轻道士的请求。

就在当天的艳阳高照的中午时分,而那个道士要立即求雨。与其他道士不同的是,这个道士求雨,既不需要建什么法台,也不需要复杂的仪式,他只是掏出了自己的一个法器——但史书中却没有记载这种法器形状——然后开始剧烈敲动法器。

个法器发出的声音很平常,既不响亮,也不浑厚,只是普通的砰砰声,有很多人窃窃私语,觉得那个年轻的道士应该是个疯子,随便敲敲这种破东西、怎么可能求下雨来呢?

但只敲了一阵后,一团团的乌云忽然从旁边的山上升起,这种乌云随着敲击声在空中翻滚、奔腾,并且越聚越多,原来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的天空,忽然变得阴暗起来,并且乌云越聚越厚,只用了半个时辰左右,就开始有雨滴掉下来,紧接着,雨越下越大,从淅淅沥沥的小雨,变成了瓢泼大雨,这种大雨一直下到了午夜时分,原本干涸的河里又水势奔腾起来,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就这样解除了,那个藩镇也逃脱了灭亡的命运。

节度使遵守了自己的诺言,把自己女儿嫁给了那个年轻的道士,还赐了道士很多钱财。当地还为那个年轻道士建了庙,把他当成神仙来膜拜。后来,人们才渐渐听说,那个年轻的道士原来是朝中一个高官之子,只是那个高官后来获罪被杀,家属也被流放到边疆,高官的儿子因为天资聪明,恰被一位道士看上,收为徒弟,才学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法术。

而年轻道士之所以帮那个藩镇度过旱灾,并不仅仅因为要解救苍生,而是道士想借助节度使的势力,消灭自己父亲的政敌,为父报仇,当他成功解除旱灾后,不但娶了节度使漂亮的女儿,和节度使成功联姻,过了几年后,在节度使的帮助下,又成功杀死了自己父亲的政敌,算是为自己的一家报了仇,算是一举多得。

我读到这个史料时,觉得这应该是虚构的,因为现实中不可能发生这种事,这类故事更像是典型的唐传奇风格,但看到刚才的那一幕时,我就忽然想到了这个故事,你们不觉得刚才那些乌云,和故事中的很像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