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200章 董卓与刘备203(2 / 2)

“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朕马上及冠,修筑陵寝之事也已提上日程。朕已决意让董璜以及部分犯下罪责的董氏族人为朕修筑陵寝,将功补过。”

“到时候他们就在太师眼皮子底下,既能够时刻监督,又能够解太师相思之苦,太师以为如何?”

董卓这才知道,刘协已经将这些事情处置妥当。

听到能够为大哥的遗孤留得一条性命,董卓自然也是去了一块心病。

只是可能董卓最近确实对生死一事太过敏感,听到刘协竟然已经开始为自己修筑陵寝,不由皱眉:“此事孤怎么不知道?陛下为何要这般仓促?”

“不算仓促了。其实按照礼法来说……从朕登基那天起,便要修筑陵寝了。耽搁到现在,其实已经有些晚了。”

“之所以没有给太师说,是因为尚书台也只是大概划定了地方、确定了名称罢了。”

董卓:“何处?何名?”

“九嵕山主峰,名曰昭陵。”

刘协脸不红心不跳,丝毫没有半点羞愧。

毕竟,这地方在几百年后埋葬的可是唐太宗李世民……

谁让自己来的早呢,先抢先一步占了再说!

而就在刘协和董卓聊开了生死后,董卓似乎也突然变的没那么避讳。

“既如此,臣也要找时间去那九嵕山上去看看了。”

董卓此言,再次惹得刘协表情一暗。

董卓的言下之意,便是也想为自己找一块墓地了。

董卓见到刘协神情灰暗,还开了个玩笑:“难道陛下不愿令臣陪葬吗?”

“自无此意。”

刘协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生怕董卓看出自己的不适,赶紧将一旁的刘备介绍给董卓认识。

聊三观,董卓与刘备肯定聊不来,估计用不了三句两人都得炸。

好在此时的刘备与董卓的地位十分悬殊,也轮不到刘备和董卓来聊三观。

在刘协的可以引导之下,二人却是难得的发现了共同话题,那就是出身寒门!

一聊这个,董卓不困了,刘备也精神了起来!

二人一个出身西北,一个出身东北,都是落魄寒门,都是军伍出身,其中竟然有许多感同身受的地方!

刘备丝毫不掩饰自己曾经遇到的难处:“寒门出身,当真艰难,若非贵人相助,只怕终身没有翻身的机会啊!”

金子并不是在哪里都会发光。

只要将金子埋在土地,亦或是随便用一块破旧的布匹盖在上面,那这块金子大概这辈子都发现不了。

故此,刘备从未觉得是自己真的凭借本事走到今天的,反而是觉得是靠着众人的扶持,这才终于来到了大汉的中枢。

巧了!董卓亦是认同这一点!

而且两人的际遇竟然惊人的相似!

董卓年轻时喜爱行侠仗义,曾经到羌人部落游玩,与很多羌人首领结交。后来,董卓回乡耕种,一些羌人首领来看望他,董卓和他们一起回家,把耕牛杀掉款待众人。羌人首领们非常感动,他们回去后凑了上千头各种牲畜赠送给董卓,使得董卓一夜暴富!(注1)

而刘备喜欢结交豪杰,幽州当地豪侠都争着依附刘备。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携千金,贩马来到涿郡,见到刘备,于是给其资助,刘备这才募集诸多人马,其中便有关羽和张飞这两名绝世猛将。(注2)

董卓是因为击败羌人,被凉州刺史成就征辟为从事,之后又屡立战功,被当时还是并州刺史的段颎赏识将董卓推荐入朝廷公府。

刘备也是因为立下了战功,加上和公孙瓒的交情,被公孙瓒表为别部司马,屯驻平原。

……

若非是有贵人资助,有大员提拔,只怕他们这样的寒门将再无出头之日。

董卓虽哀怨以往的痛楚,却也不失现在的张狂:“可孤终究已成为当世权贵,不用再如过往一般卑躬屈膝了!”

刘备眉头却微不可查的一皱,也不顾董卓身份,直接驳斥道:“太师此言差矣。太师自微末行至极贵,不更应该能够察觉到寒门子弟的不易,与其和气吗?怎可这般猖狂,那与过往打压我等的豪门世家又有什么区别?”

董卓也有些不悦,斜着眼睛扫了一眼刘备。

刘协察觉到气氛不对,赶紧强行打断了二人的对话。

“太师与皇叔都有道理。朕就先回尚书台商议政务了!皇叔!走了!现在回去,应该还能赶上宴席!快走!太师也记得细蛊一事!再见!”

——————

注1:

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陈志《董卓传》。

注2:

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於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