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第404章 名单敲定!411(1 / 2)

天人感应学说被一盏孔明灯狠狠踹了一脚,不说是完全干死,至少短时间内也是自顾不暇,没有时间来管其他事情。

如此,废除“三公九卿”制度,也就少了最大的障碍!

“朕拟定了一份名单。”

宣室殿内,刘协下方坐着大汉帝国如今最核心的部分高官。

“先从门下省说起。”

侍中二人,正三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

“朕想要以司马懿、杨修二人担任侍中,诸位可有异议?”

在座众人摇头。

司马懿、杨修本就是天子近臣。

而且无论是他们的功勋,还是他们大汉首届科举士子的出身都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屁股疼无法坐下的杨修听到自己被提名三省长官,直接倒吸一口冷气,随即便兴奋的朝着司马懿示意。

而司马懿虽然早有预料,此时却也是不自觉的握紧双拳,面色红润!

“再说各部尚书。”

刘协又念起名单。

“吏部尚书,钟繇。”

“户部尚书,张既。”

“礼部尚书,荀攸。”

“兵部尚书,牛辅。”

“工部尚书,诸葛亮。”

“至于刑部尚书,则是由蔡中丞推荐的苏则。”

苏则……

他是大汉第一届科举的第三名,名次仅在司马懿、杨修之后。

苏则为人刚直疾恶,对律法极为精通,而且政务娴熟,确实能够拿下一部尚书之位。

其余人中……

荀攸、钟繇,乃是元老功臣,虽然都是外放了一段时间,但没人会质疑他们两人的能力。

张既,身为京兆尹,又是地道的关中出身,质疑声也不算太大。

至于牛辅的兵部尚书……

牛辅早在安邑之战过后,就有了卸甲归田的意思。

但当时考虑到牛辅在西凉军中的威望地位,终究没有允诺此事。

如今河北之战已经打完,朝廷的军事由几名柱国开始扛起重任,牛辅自然也能够功成身退,转而在朝廷之上继续发光发热。

就是诸葛亮年纪太轻,让人稍稍有些担心。

不过随着诸葛连弩在战场上的大发神威以及前不久在太白书院放飞的那盏“孔明灯”,根本就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否决风头正盛的诸葛亮。

“既然六部尚书没有异议,那朕便要说这尚书令的人选了。”

天子这话没有引起任何人的警觉。

尚书令职权最重,除了贾诩还能有谁?

虽然贾诩几乎都将尚书台的政务丢给了荀彧,但所有人都知道,贾诩才是尚书台真正的那根定海神针!

所以一时间,大家都有些心不在焉,没有仔细听天子说话。

“这尚书令的人选,便是荀彧。”

“哦。”

“……”

不是!

等会?

陛下说谁?

身为当世人的荀彧最先反应过来,然后立刻看向上方的天子!

其余人此刻也是震惊起来,目光在天子和贾诩身上不断转悠,以为君臣二人是起了什么矛盾。

实际上不光是群臣震惊。

便是刘协在念出“荀彧”的名字后,也是一脸的怅然若失。

其实这份名单拟定前,刘协便先找来贾诩商议。

“吏部尚书,由钟繇担任可行吗?”

“可行。”

“户部尚书,由荀彧担任可行吗?”

贾诩默不作声……

“怎么了?”

刘协还以为贾诩对荀彧的能力不信任。

“以文若的才能,担任户部尚书绰绰有余。”

“这点臣知道。”

“嗯?”

那刘协就更加疑惑了。

贾诩叹了口气,神色中有些复杂。

“陛下,臣今日,想要举荐荀彧担任尚书令一职!”

“好,没问题,不就尚书……”

刘协答应到一半才反应过来,随即便皱起眉头:“文和说什么?”

贾诩拱手道:“陛下,若论起治理国家的才能,臣其实远远不如荀彧。”

“这并非是臣自谦,因为这其实都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如今趁着官制改革,倒不如臣将屁股底下的位子让出来,腾给文若。”

刘协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死死盯着贾诩的袖口。

“文和是要在这个时候离朕而去吗?”

“陛下……”

贾诩摇头。

“如今陛下英明神武,使得大汉起死回生,俨然是有了中兴的迹象,何必还要臣的残躯在此效力?”

“荀彧、荀攸、钟繇,哪一个不比臣更加年轻呢?”

“诸葛亮、司马懿、杨修,哪一个不比臣更加聪慧呢?” “陛下一开始命臣为尚书令,其实本身就是为了安抚西凉军的人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