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解杨金进京!103(1 / 2)

就在徐杰准备向皇帝汇报对诗谜的理解之时,朝廷中又掀起了新的波澜。上面再次要求重审之前的案件,这让局势变得愈发复杂和紧张。

方正深知此次重审任务的艰巨,但他毫不退缩,毅然决定从外围突破毁堤淹田、通敌案。他带着手下的亲信,日夜兼程地奔波在各地,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

他们首先来到了毁堤淹田的事发地。昔日肥沃的农田如今一片荒芜,被淤泥和沙石所覆盖,散发出腐败的气息。狂风肆虐,扬起漫天尘土,破败景象更显凄凉。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不堪。方正目睹这一幕,心中满是愤怒与同情。他紧攥拳头,关节泛白,咬牙发誓:“定要为百姓讨回公道!”

他们四处打听,苦苦寻找可能的证人。终于,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找到了一位关键证人——曾在堤岸工作的老农。

方正亲自上门拜访,老农起初满心惧怕,不敢开口。他蜷缩在屋角,眼神中尽是恐惧与戒备。

“老人家,您别怕,我们是来为大家主持公道的。”方正和声细语,蹲下身来,目光温和地看着老农。

老农望着方正诚恳的眼神,犹豫再三,终于说道:“大人,我确实知晓一些情况。那一天,我看到一群陌生人在堤岸上鬼鬼祟祟,没过多久,堤就垮了。”老农声音颤抖,仿佛又置身于那可怕的日子。

方正心中一喜,赶忙问道:“那您可还记得那些人的长相或特征?”眼神中满是急切与期待。

老农努力回忆:“他们都身着黑衣,脸上蒙着布,看不清面容。但其中有一人左手上有一道伤疤。”

方正将这些信息仔细记下,继续追问:“那您之后还看到了什么?”

老农长叹一口气:“后来,我怕惹祸上身,就躲起来了。但我听到他们说任务完成,要回去交差。”

方正谢过老农,依据这些线索展开调查。他们不辞辛劳地四处走访,查找可能与此相关的人员。

经过多日努力,终于找到了那个左手上有伤疤的人。此人在一家酒馆当伙计,方正带人悄悄将其控制。

“说,是谁指使你们毁堤淹田的?”方正严厉质问,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对方。

那人起初还嘴硬,不肯承认。

方正冷哼一声:“你以为不说就能逃脱罪责?你的罪行已然败露,若老实交代,或许还能从轻发落。”声音冰冷,充满压迫感。

在方正的威严和心理攻势下,那人最终扛不住,交代了实情。

与此同时,方正也在通敌案上寻找突破。他查阅大量文献和信件,发现了一些可疑的往来记录。那些纸张泛黄发脆,字迹模糊不清,似在刻意隐藏秘密。

“这些记录看似平常,但其中的时间和地点都太过巧合。”方正敏锐察觉。

他顺着线索追查,发现了一个隐藏幕后的中间人。

方正巧妙设计将其引出,一举抓获。抓捕过程中,中间人拼命挣扎,试图逃脱,但方正和手下紧密配合,成功将其制服。

在审讯室里,中间人在方正的强大压力下,终于供出通敌案的关键信息。

方正根据新的证据和供词,重新梳理案件脉络,出具了一份详细且有力的供词。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方正遭遇无数困难与阻碍。有人试图用一箱箱金银财宝收买他,方正看都不看,让人扔出。有人半夜在他房门外留下恐吓信件,方正毫不畏惧,直接呈交上级。但他始终坚守正义底线,不为所动。

终于,当方正带着新的供词回到京城,整个朝廷为之震动。

方正带着亲信在毁堤淹田事发地附近不停走访,每一个村庄、每一户人家都仔细探查。烈日下,方正的衣衫被汗水湿透,脸庞晒得通红,却步伐坚定。

“大人,这样找太艰难,何时是个头?”一名亲信满脸疲惫无奈,脚步沉重。

方正目光坚定望向远方:“只要能寻得真相,哪怕踏遍万水千山,也绝不放弃。”眼神透着不屈不挠。 他们走进一座破旧庙宇,里面挤满无家可归的灾民。庙宇墙壁斑驳,佛像蒙尘。方正望着灾民憔悴无助的面容,责任感愈发强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