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龙泉80(2 / 2)

祁发堂该告诉应德,这次出去一个是给个柘主通知一下新掌教上任。最主要的是和各柘主打听一下西山教现在是什么个情况?

应德觉得这是大事,祁发堂对天盘教真是尽心尽力,他也很想知道西山教现在在哪儿?听祁发堂和爷爷说西山教很厉害,要把天盘教赶尽杀绝,是不是会和段老头,邵保国这些人一样心狠手辣,坏透之极。

应德赶紧追问:“现在西山教的人在哪儿?”

祁发堂哈哈一笑说:“危险解除了,最近多少年应该不用担心了。”应德看着一脸高兴的祁发堂,等着他说详细的情况。

祁发堂喝了一口茶,继续给应德讲自己这次出去的收获。

祁发堂跟几个柘主打听,一致得到的消息是西山教在境内已经没有踪迹了。消息最早是几年前最远的柘主传来的,后来几个近的柘主也打听后也确认了。

原来西山教的人纯属自作孽不可活。为控制西部,多少年前就勾结一些丧尽天良之徒,对普通人残害,罪行累累。后来被上面出手全部消灭。只有很少逃脱,现在管的这么严,他们回来就是自投罗网,所以说天盘教的危险解除了,以后不用害怕西山教的到处追杀了。

祁发堂告诫应德,我们现在没有任何实力,充其量就是一个自立的门派,行事还是要小心,万一西山教有漏网之鱼,对天盘教的威胁还是很大。所以出门在外不可提咱们是天盘教的,一切教内事宜还是保密在内部。

应德问该怎么分辨西山教的人,问祁发堂有没有见过?

祁发堂说自己也没有见过西山教的人,师父应天行说过,西山教的人原先在衣服上绣着一个山形,山下压着一个骷髅,后来为了保密,贴身戴着一块精钢制的铁牌,铁牌上面刻的还是山形压着骷髅,铁片后面是所属的分支名称和持有人的名字。

祁发堂让应德如果遇到衣服上或者佩戴这样标识的人,要特别小心,那极可能就是西山教的人。

给应德交待完,祁发堂好像有什么心事,心情低落下来。

应德问:“师叔,怎么了,还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吗?”

祁发堂叹了一口气,说道:“什么时候咱们天盘教能光明正大的行走,招收弟子,有地方建一个咱们自己的门派山门,还有那些老伙计,日子过的和我一样艰难。唉!”

本以为应德会同情,或者说一些励志的话,没想到应德能说出很有深意的一番见解。

应德平静的说道:“这可能就是天盘教的宿命,那些柘主和咱们俩都是天盘教宿命的一部分。时代不一样了,现在大家只要吃的饱,穿的暖,玩的高兴,谁会为了一个等待一辈子也等不到也不愿意见的时代而筹划。其实这样平淡的过着也挺好。”

祁发堂看了看应德,想着应德说的话,心里也感叹:对呀,盛世之下,一个教派如果势力太大,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天盘教成立的初衷也是为了天下百姓能有一碗饭吃,能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现在百姓的生活不正是这样吗。

应德说的对,天盘教的宿命如此,在这个时代,把天盘教为天下苍生的精神传承下去,就是使命。何必纠结于教派是否发展壮大。道教教派一直以来不都是乱世入世,盛世入山,天盘教也是道教派系的一部分,在这盛世不应该入山而匿吗。

想通了这一点,祁发堂心里豁然开朗,想着把天盘教所有的东西都给应德交代清楚,自己能活几年就活几年,有了应德这个牵挂,活的也比较踏实。

从胡麻岭梁沿盘山公路走,中间有条岔路下山,下山后,经过富川,过店子,上山,可到榆中龙泉乡,龙泉乡因龙泉寺而闻名,是古代陕西进兰州的必经之路。

传说龙泉寺建于梁武帝时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不过寺内最初的建筑早已毁尽,现有的只有部分是清代和后期建的。地处龙泉乡南山骡子滩村,传说清末是为周围几十个乡的驴马配种的场所, 因为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没有邻近的乡那么干燥,配出的骡马和马骡成活率高,一度而闻名。

寺内环境优美,背依三百多米高的风翥山,沟壑里松柏成荫。因山涧有一喷泉,喷泉的出口似一条飞龙从口中喷出,故名龙泉。还有一说,吕洞宾未成仙时,骑驴寻道路过此地,见山涧中有泉水喷出,泉水后面的山形像龙身,独缺龙头,便在泉水喷出的地方雕一飞龙,飞龙口中刚好口吐喷泉,日光照去,形成“龙吐彩虹”的奇观 。

据乡野传说,龙泉寺在兴盛时,不但有龙口喷泉,寺中岩石和石壁中均有水流出,称为百泉争流。寺中梨树,杏树,槐树参天,石苔绿草茵茵,鱼跃泉中,大雄宝殿映入水中,金光闪闪,甚是威严夺目。

而现在,除了地名好听外,龙泉寺龙泉乡在榆中县就是乡里,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王晓茹在城里等刘振东准备上山需要的装备,自己在单位把从胡麻岭梁上去的经过的地方查了一下资料。如果古时候的官道从天水的秦安武山,到陇西,经渭水,翻山到莲峰山,再下到香泉,向西走黑山,上胡麻岭梁,过富川,到龙泉,下山走高崖,到榆中县城。在古代,应该是榆中县城住宿一晚,第二天翻过兴隆山,才可进去兰州城。

从资料上来看,这是古代开通的一条官道,官道一路上有很多驿站,供官府的人休息,也供过路的客商休息,当然,用现在的话说,接待标准不同。

王晓茹心里想,除了应德发现的那个驿站,这一路下去,如果再能发现一两个驿站,证明这条官道在古代确实存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可是近在几十里的胡麻岭梁上有个古驿站的,怎么到处没有一点记载和传说?难道不是驿站,是李子夏看错了?

</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