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春风化雨114(1 / 2)

一封封书信从各地飞来,在叶知秋的案头堆积成小山。这些都是分院传来的消息,每一封都饱含着学子们的心血与感悟。</p>

"先生!"王子明的信中写道,"西北分院已经初具规模。当地官员不仅拨了一座废弃的官署给我们,还主动送来了不少典籍。最让学生欣慰的是,已经有十几个游牧部落的子弟前来求学......"</p>

叶知秋展开信纸上附带的图样,那是西北分院的布局图。除了常规的教室,还特别设置了马术场和军事演练区,处处体现着边地特色。</p>

"这孩子有心了。"萧远珩看着图纸说,"懂得因地制宜。"</p>

正说着,赵世勋的信也到了。南方分院的情况更为特别——他们不仅招收学子,还开设了商道课程,专门教授经商之道。</p>

"商人子弟原本最瞧不起读书人,"赵世勋在信中写道,"但自从我们帮他们理顺了几条商路,解决了几起纠纷,态度就完全不同了。现在每逢大考,都有商会子弟慕名而来......"</p>

叶知秋一边看信,一边在舆图上标注。短短半年,明德堂的分院已经遍布大江南北,每个分院都结合当地特点,发展出自己的特色。</p>

"夫人,"一个仆从匆匆进来,"东部分院的李教习来了。"</p>

来人是李元祯,面色风尘仆仆,但眼中神采奕奕:"先生,学生有要事禀报!"</p>

原来东部沿海一带遭遇台风,灾情严重。分院的师生们主动请缨,配合地方官府开展救灾。他们不仅组织人力物力,还利用在明德堂学到的水利知识,帮助灾民重建家园。</p>

"最令学生感动的是,"李元祯说,"有个渔村的老人把自己珍藏的航海图献给了分院,说这些知识要传给后人......"</p>

叶知秋欣慰地点头:"这才是明德堂的根本——知识要与实践结合,学问要为百姓所用。"</p>

正说着,又有趣事传来。西北分院的学生用天文知识帮游牧部落预测天气,赢得了族长们的信任;南方分院的学子改良了蚕桑技术,让丝绸产量大增;东部分院更是编纂了一部《沿海备要》,总结了当地的航海经验。</p>

"先生,"李元祯有些激动,"学生觉得,这些都应该汇编成册,也好让其他分院借鉴。"</p>

"正该如此。"叶知秋当即拟了一封信,发往各个分院:"凡有益之事,皆要记录;凡可行之策,皆要推广。诸位且将各地所学所用,详细记来。"</p>

很快,各地的经验汇编陆续送到明德堂。有的记录了治理水患的方法,有的总结了调解纷争的技巧,还有的详述了振兴商贸的策略。这些都是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真知灼见。</p>

一天,林月笙派人送来一封奏章。那是边境将领的奏报,专门表扬了西北分院:"得明德堂之助,边境多事之地,竟成为各族和睦之所。此乃教化之功......"</p>

"你看,"叶知秋将奏章递给萧远珩,"这才是真正的'化雨春风'。"</p>

萧远珩笑道:"若是当年我们在边境相遇时,就有这样的学堂,也不会闹出那么多误会了。"</p>

叶知秋正要说话,忽听外面一阵喧哗。原来是各地分院的学生代表来拜访明德堂,要当面向先生请教。</p>

大堂内很快聚满了人。有风尘仆仆的边地学子,有谈吐儒雅的江南才俊,还有面容黝黑的海边渔家子弟。他们虽然口音不同,着装各异,但眼中都闪烁着同样的求知光芒。</p>

"说说吧,"叶知秋环视众人,"在各地有什么心得?"</p> 一个西北学子起身:"先生,学生在边地深有感触。以前总觉得蛮夷难化,但相处久了才知道,只要以诚相待,什么人都能成为良师益友。"</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