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教化之道136(2 / 2)
叶知秧大为感动:"这才是真正的教化之道。艺术的力量,往往比说教更有效。"</p>
她立即召集学生,要把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好好研究一番。戏文、评书、说唱、木偶......每一种形式都能成为传播知识的载体。</p>
夜深了,叶知秧还在和萧远珩讨论着这些变化。</p>
"你发现了吗?"她说,"这场教育改革,已经超出了我们最初的设想。它不仅改变了学校,更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风气。"</p>
萧远珩点头:"是啊。最珍贵的是,这种改变是自发的、由内而外的。"</p>
正说着,外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不是学生在读书,而是一群守夜的更夫在借着月光认字。这一幕让两人都感动不已。</p>
"教化之道,在于春风化雨。"叶知秧感慨,"就像这些更夫,没人强迫他们读书,但他们自己愿意学习,这才是最可贵的。"</p>
突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来到——一个游方和尚。他说自己走遍天下,发现各地风气都在悄然改变。</p>
"施主,"和尚说,"贫僧见过许多新旧更替,但像这样润物无声的变化,还是头一次见。这不正是佛法所说的'随缘化导'吗?"</p>
叶知秧认真地说:"大师说得对。教化之道,不在表面功夫,而在于真正触动人心。"</p>
和尚点头微笑:"施主悟得此理,难怪能带来如此变化。贫僧此来,是想请教如何在寺院也推行这种教化之道。"</p>
这个请求让叶知秧眼前一亮。佛教寺院历来是民间教化的重要场所,如果能结合新的教育理念,必定能产生更大的影响。</p>
她立即和和尚深入探讨,如何在保持佛法精髓的同时,融入新的教育方式。这种对话本身,就是教化之道的一种体现。</p>
夜深了,明德堂的灯火依然明亮。叶知秧站在廊下,听着远处传来的各种声音:读书声、议论声、说书声、诵经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动人的教化之歌。</p>
"听,"她对萧远珩说,"这才是真正的教化。它不分高低贵贱,不论文野雅俗,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p>
这一夜,无数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着这场静默的革新。教育的种子,正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这就是最好的教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