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江山永固186(1 / 2)
春日的晨光洒在太极殿的琉璃瓦上,映出一片金色。叶知秋立在殿中,面前摆放着各地呈送的治理报告。这些年来,她推行的新政已经显现成效,但如何确保这些改革能够长久延续,成了她最后的心愿。</p>
"陛下,监察院的筹建方案已经拟定好了。"萧远珩递上一份详细的章程。这是叶知秋构想已久的新机构,专门负责监督朝政,防止权力滥用。</p>
翻开方案,每一条都经过深思熟虑:监察官由各地推举,不受皇权直接任命;设立独立的调查权和弹劾权;建立完整的举报保护制度。这些都是为了确保权力不被滥用。</p>
"你还记得当年在边关看到的民间疾苦吗?"叶知秋抚摸着竹简,"那时我就在想,如何才能让官员真正为民做事。"</p>
萧远珩点头:"所以你创立了这个制度,让百姓有了监督官员的途径。"</p>
正说着,大理寺卿带来一份特别的奏报:江南一位知府因贪污被百姓举报,经过监察使调查,证据确凿。这正是新制度发挥作用的例证。</p>
"传他们上来。"叶知秋吩咐道。不久,举报的百姓和监察使一同觐见。令人意外的是,这位百姓竟是个普通的农妇。</p>
"民妇本不敢告官,"农妇战战兢兢地说,"但听说陛下立了新制度,老百姓也能为国家做事,这才鼓起勇气。"</p>
叶知秋欣慰地点头:"你做得对。治理天下,就需要千千万万个像你这样的百姓都能站出来说话。"</p>
午后,她主持了一场特别的朝会,专门讨论如何完善监察制度。有大臣担心这会削弱行政效率,但更多的人认识到这是确保长治久安的关键。</p>
"诸位,"叶知秋正色道,"我们推行新政这些年,最大的敌人不是外族入侵,而是制度的腐朽。要让改革的成果永续,就必须建立一个能自我纠错、自我完善的机制。"</p>
她展开一幅全新的制度图,详细解释了三权分立的构想:行政权归于朝廷,监察权归于监察院,司法权归于大理寺。这种制衡机制,正是为了防止权力过度集中。</p>
"这让我想起医术,"叶知暖突然开口,"一副好药方,需要各味药材相互制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p>
叶知秋眼前一亮:"正是这个道理。治国如医病,需要平衡和制约。"</p>
傍晚,她在文华馆召见了新任命的监察使们。这些人都是从基层选拔上来的,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医者,还有的是商人,各行各业都有代表。</p>
"你们的责任,"她语重心长地说,"不仅是监督官员,更是为江山永固尽一份力。要记住,你们代表的是天下百姓的眼睛。"</p>
夜幕降临,叶知秋在御书房审阅新修订的律法。这部法典不仅继承了传统,更加入了许多创新: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详细规定了官员的权力边界,甚至把百姓的基本权利都写了进去。</p> "这是给后世立的规矩。"她对萧远珩说,"让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