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上岸17(2 / 2)

  海水像雨点一样从它湿润的毛发中狂甩出去,溅了陈舟一身。

  不过陈舟游泳湿身后再没穿衣服,裤子也是湿的,倒不在乎来福的举动,只是摸了摸它的大脑袋,安抚着它的情绪。

  “怎么,不会以为我不要你了吧?”

  自言自语一般跟来福说着话,陈舟继续摆弄船桨,试图搞清楚这玩意儿到底是怎样让木筏前后移动的。

  海潮缓慢推向岛屿,即使不划船木筏倒也能抵达岛屿。

  但陈舟不想随便找个地方停船。

  他希望木筏能进入岩滩,然后停靠在河道内,那样就能直接将物资搬进低坡树林。

  林中资源丰富,既有木材也有野兽水果,而且接近水源,是个搭建临时庇护所的好地方,物资存放在那里,调用起来比较方便。如果把物资卸在沙滩上,免不了二次搬运,要多费一番周折。

  尝试了半天,陈舟终于发现了船桨不好用的关键——木筏太大。

  留在船上的这两只船桨只适用于独木舟、舢板等多人驾驶的小船,需要最少两个人在船只两侧同时划动。

  而他只有一个人。

  木筏宽达两米,船桨太短,他无法同时划两边。

  如果一直保持相同的频率划同一边就会使木筏原地打转,想同时划两边则需要他频繁地左右挪动,而且动作幅度还不能太大,腰板也不能伸直,以免影响船体平衡。

  重复着这套动作,搞得陈舟比锯木头还累。

  身体疲惫也就算了,最糟心的是,陈舟感觉如果不是顺应水势,木筏的前进速度可能比乌龟爬快不了多少,在这个过程中,船桨发挥的作用约等于0。

  “这样下去,登岛成功倒是板上钉钉的事,可我该怎样把木筏划回船边呢?”

  叹了口气,感受着身下木筏的晃动,陈舟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名字。

  “陈舟”谐音“沉舟”。

  对于生活在沿海地区,靠水吃饭的人来说,这个名字绝对称不上吉利顺口。

  只因陈舟父母长辈世代居住于内陆,对沉船翻船等词汇没什么忌讳,才给他取了这么个名字。

  不过这个名字也不是脑子一热随便起的,其实源自刘禹锡的一句诗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陈舟的父亲希望他能蓬勃进取,作为家庭新的一代超越老一辈人,摆脱这个贫穷普通的家庭环境。

  但很显然,这个期望并没有奏效。

  当然,名字的寓意没能使陈舟出人头地,所谓沉船的谐音与诅咒自然也是无稽之谈。

  只不过在此前的生命历程中,陈舟确实未想过他竟然会有在海上划船的一天。

  风平浪静,陈舟像只螃蟹一样在木筏上左右横跳,这边猛划两下,那边猛划两下,总算将木筏划进了岩滩。

  潮水涨起后,那些遍布岩滩的岩石全部被淹没在水下,若是乘坐独木舟或小船穿梭在其中,船底难免会撞上石头,进而导致漏水或沉船。

  平底的木筏却没有这种顾虑,它独特的船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少吃水深度,不用担心触礁。

  而且在岩滩中前进,陈舟还获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岩滩水浅且清澈,可以看清岩石顶端,只要用船桨顶住岩石,给一个向后的力,木筏就能向前移动。

  这种独辟蹊径的划桨方式与撑篙相似,只需要力气,没什么技术含量,很适合陈舟。

  借助“撑篙式划船法”,陈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顺利地将木筏停靠在了河道旁。

  担心退潮使木筏搁浅,他特意与河岸拉开了一米多的距离,通过两块木板搭成的小桥前往陆地。

  来福在海上漂泊许久,几乎要忘记脚踏实地是什么感觉了,刚才在木筏上的时候它就好奇地东张西望,如果不是怕找不到陈舟,早就一个猛子扎进河里了。

  此刻木筏靠岸,它终于按捺不住内心深处对陆地的渴望,先陈舟一步跳上了岸。

  河岸旁遍地泥泞,来福分量十足的身体一落地,顿时糊了一身污泥。

  但它毫不在意,摇晃着尾巴肆意地奔跑起来,踏着山坡上的青草雀跃地钻进了树林。那无忧无虑的快活模样,像极了夏日雨后蹲在水坑旁玩水的孩童。

  看着来福疯玩的开心劲儿,陈舟会心一笑,暂时放下了糟糕的划桨体验,开始搬运船上的物资,不辞辛劳地将其一件件移动至河岸旁山坡上的树林中。

  他本想随便在林中找一片合适的空地,然后在上面搭建起简易窝棚。

  逛了一圈却发现岛屿上的环境完全不同于北方常见的树林,这里的树木都是自然繁殖,野蛮生长,极为密集,树木与树木之间完全找不到人工种植所留下的空地。

  尤其是坡下接近河流那一带,树木酷似河柳,枝干坚韧纤细,高度只有一米多,宽度却接近两米。

  茂密的枝叶交错在一起,几乎织成了一堵围墙。

  在这片矮树丛中,转身尚且困难,更不要说放置木箱木桶了。

  没办法,陈舟只能将物资堆放在树林边缘,简单地用木桶摆出了一个围墙,盖上了帆布,便返回了木筏。

  来福已不见踪迹,知道岛上没有大型猛兽,陈舟倒不担心它,一边往岩滩划去一边总结着初次登岛的经验教训。

  首先,他发现自己预计的往返速度实在太乐观了。

  即使顺着潮向前进,因为木筏走的不是直线,又要调整方向、驶入岩滩、停进河道,花费的时间远不止十几分钟。

  至于装卸货。

  装货简单快捷,卸货到山坡树林来回却要搬着箱子走一百多米,物资数量多了,别说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未必够用。

  而且卸货后,返程是逆水,他的桨使用的一塌糊涂,即使超常发挥,最少也要用两个多小时才能回到船边。

  倘若不划船,使用船帆驱动,希望更加渺茫。

  海上风向多变,大多数都是吹向岛屿的西南风,即便有东风,风力也十分微弱。

  他的简易船帆使用条件苛刻,除非走狗屎运,遇到方向完全正确的强风,否则只能当个摆设。

  毕竟是只用了几个小时做出来的帆,装饰价值远大于实用价值,不过晾衣服还是蛮不错的。

  照这样看,要是倒霉些,没有东风,可能就无法在涨潮时划回去了,只能等退潮,同样顺着水势回船。

  但退潮返程如果掌控不好方向,恐怕会被潮水吸进大海。

  从理论上讲,偏离航向拐进汪洋深处的概率不高,可危险性实在太大了,一旦失误,必死无疑。

  看着木筏两端的短船桨,陈舟打定主意。

  “回到船上立刻改良工具。”

  他曾经乘坐过江南水乡的木舟,划船者使用的是一种挂在船两侧的长桨。

  使用时划船者坐在木舟中间,双手握持桨柄前后推动就能同时划起两边水流,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十分伶俐,更接近陈舟所钟爱的“傻瓜式”船桨。

  不仅如此,这种长船桨的造型也很简单,制作并不复杂,花费不了多少工夫,很符合他的需求。

  当然,除船桨外,河岸坡上树林的情况也有些棘手,想要开辟出合适的物资存放点,需要用到砍刀和斧子。

  这些东西,他都记在心里,会在下次登岛时一并带上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