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刘备立威79(2 / 2)

一群轻骑兵,在混乱中被身披铠甲的骑兵冲击,结果根本就不是数量扭转的。三百骑兵追着一千五百骑兵,直接杀到了北湖突兀克烈的老巢,并且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了整片区域。

于是,血衣骑的勇名就和刘备的侠名是一起传遍了整个北地。

因为刘备既没有纵兵劫掠,也没有随意指派新的继任者。而是按照边地传统,在克烈部和匈奴左贤王的见证下,确定了部落的新头领。

这种尊重边民的做法在这个时代里可不多,自然让刘备赢取了不少好感。

这种又强又仁义的大佬,对于边民来说,那真的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投靠对象。毕竟,相比于刘备这样真正重视边民需求的,大多数汉朝亲善边民的也只是注意那些部落首领而已。

而刘备在边地的做法确实是吸引了一大波人气。更重要的是小榷场,确实是给这些底层牧民一个赚钱求生的机会。

游牧部落的组织结构与定居者区别很大,牧民的基本组织是牧团,由几个家庭甚至几个人组成。

这些牧团逐水草而居,只是为了互相帮助才会形成距离较近的同盟,组成部落。而部落和牧团之间的关系也并不特别紧密,大多数只是互相通婚等等。

毕竟,草原不是汉地。农耕可以让一片土地产出足够一群人生活的粮食,人们可以以数百人为单位的村庄生活。而牧草生长的数量很少决定了,牧团规模太大,就没有办法得到足够的牧草。

所以,牧团规模无论如何不会很大。这造就了草原民族与众不同的文化。包括对孝概念,以及亲概念的不那么重视。毕竟,在草原上能够给予你最关键帮助的,绝不是远在天边的亲戚,而是同一个牧团里的兄弟。

他们不忠于血统,不忠于地位,让他们成为了优秀的佣兵。但是,这种文化同样让他们更难接受刘备军的信念。

尤其是在他们不得不接受许多原本是牧民的优秀战士加入以后,这种文化的冲突其实也是若隐若现的存在于队伍之中。

这件事情,随着刘备军规模的扩张,以及一次又一次取得战斗的胜利变得更加的明显。

相比于幽州游侠儿,他们对刘备向来是敬佩有加,也愿意追随关张黄三位曲军侯建功立业。他们背后的动机,还是希望建立一番事业,聚焦于功劳和赏赐。

但是对于许多牧民出身的新兵,对于刘备他们是崇拜,拜偶像那种崇拜,刘备让他们去死,他们真的可以去牺牲那种。

糟糕的是,他们对各自的领军将领也有那种崇拜的状态。关张黄确实都是万人敌,但是属下为了这个打群架就太夸张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态度也让做事情上积极性和态度不一样,引发新兵和老兵之间的矛盾……

为此,新年之前,刘备把众将叫到大帐之内共商此事的解决方案。

</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