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初到羊城54(2 / 2)
朱震迎笑着说道“杨明你是第一次来我们这里,你就别管这么多了,在京城我多亏你帮忙,感恩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说多了见外,但你到了我这里我一定让你吃好喝好玩好。”
我喝了一口铁观音,虽然我不懂茶道,但也能感受到与众不同,唇齿留香。
“怎么样?不错吧?”朱震迎得意地说。
“确实好喝。”我点点头,“这点心也挺好吃的。”
我们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和楼下舞台上的戏曲表演。
“这就是粤剧啊?”我好奇地问。
“对啊,这是我们这儿的传统艺术。”朱震迎介绍道,“你要是感兴趣,晚上可以去剧院看看正式的演出。”
“好啊,那就麻烦你帮忙订票了。”我笑着说。
“没问题。”朱震迎拍了拍胸脯。
喝完茶后,我们又聊了会儿天。朱震迎说起了他工作上的一些趣事,我也分享了我在江城的生活。在这种百年老店里,三五好友一起喝着茶,听着曲,有时候有那么一瞬间会有一种梦回百年的错觉,想想百年前坐在这里人也是如此,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这种慢节奏的生活,也一直是我向往的,“现在的百年老店越来越少,希望这个能一直持续下去。”我略带感慨的说道。“老杨不瞒你说,这个店不知道还能撑多久,这个店的老板在我们行里做了抵押贷款,这几年的经营也是不算太好,也许过几年你也不一定能看到它的存在了,如果真到那一天真是太可惜了,这些也是我带你来的原因了。”
咱们国家不知道消失了多少百年老店,这种有文化传承的老店,歇业真是太可惜了,不知道承载了多少代人的努力,哎。不知不觉中,太阳渐渐西斜。
“老朱,这里也差不多了,下来你有什么安排,咱们去哪里转转?”
下一站咱们去上下九步行街,这个地方可是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那感情好啊,咱们边走边说,你和我说说它的前世今生,这些有历史传承的我最感兴趣了。”
随后在去步行街的车上,老朱向我娓娓道来。
上下九其实是两条马路,以前叫上九甫、下九甫,今叫上九路、下九路,从人民南路至恩宁路,全长1000多米,包括第十甫在内。据记载,早在6世纪,上下九一带就形成了商业聚集地,也是广州中外文化交流最早的地段之一。宋代时,下九路一带称为绣衣坊,形成了西关最早的商业聚落。至明代,随着大观河的开凿,下九路发展成为城西主要商业街圩,并逐步扩展为十九个“甫”。今日上下九所包括的上九甫、下九甫和第十甫,便是得名于此。
明清时期,随着接待外国使者和商贾的怀远驿(在今下九路南侧)的设置、大观河的开通,以及十三行成为广州对外贸易重要口岸,商贸日益兴旺,一时间各国、各地的商贾云集,成为广州最大的商贸集散地。后来十三行被火焚毁,商业逐步迁入上、下九路,至清朝末期该地为最繁荣,是广州与全国及海内外进行贸易往来的一个重要窗口。
清代,上下九是十三行豪商巨贾的私家园林。下九甫,即今荔湾广场一带,原有梁京兆第大宅子,每座三四进,延绵百米,为十三行行商梁经国的府邸,俗称下九梁。
近代以来,这里走出了梁经国、梁纶枢、梁同新、梁肇煌、梁庆桂、梁广照、梁方仲、梁嘉彬、梁承邺七代名人,演绎了行商后代由商而仕而儒的时代变迁。
清代晚期,位于下九甫绣衣坊的文澜书院是广州商界的“众议院”,为绅商代表议事场所。1918年,广州政府掀起拆城墙运动,西关商人的西关大屋被大量拆除,同时把土地分级出售,鼓励兴建骑楼取而代之 。
20世纪30年代初,政府重点划定广州三个商业区,上下九便是其中之一。上下九被扩筑成宽17米的马路并兴建骑楼,逐渐形成了商业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