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赴汤蹈火246(1 / 2)

当这份充满希望的圣旨以快马加鞭的方式传遍各地州府县衙时,全国上下一片沸腾。以往科举录取名额寥寥,却吸引成千上万的学子赴考,如今录取人数激增,那些自认学问不足的人都跃跃欲试起来。

以往,许多人因缺少举荐人而无缘科考,如今门槛一撤,自然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一试身手。

更值得一提的是,皇上特别指示,对于经济困难无法赴京的考生,地方官府必须给予资助,一旦发现有官员不尽责,立刻严惩不贷,撤职查办。

这道圣旨一出,各地官员无不胆战心惊,因为他们深知,午门外那只供人告密的铜匦威力巨大,一封举报信足以让他们丢官丢命。

虽然这招导致了不少冤假错案,但也意外地让官员们如临深渊,生怕治下出乱子,从而间接推动了大明官场风气的净化。

面对这样的圣旨,各地官员个个机智起来,县试时几乎是来者不拒,只要考生不事后投诉,通过便是。于是,一些胸无点墨、识字不多的人也大摇大摆地拿着试卷,背起行囊向洛县进发。不过,在更为严格的州试阶段,那些实在难以蒙混过关的才被筛除。

就这样,从皇上颁布诏书的那一刻起,洛县便迎来了络绎不绝的考生潮,通往洛县的道路上,每日可见背着行囊、满怀希望的赶考人。

一时间,洛县城因这批怀揣梦想的学子变得热闹非凡。他们聚在一起,吟诗作对,谈古论今,不仅加深了友谊,也让早春的洛县城暖意融融。

旅馆挤得满满当当,餐馆里找不到一个空位,精明的房东们则忙着收拾空房,准备迎接这波租房热潮。

毕竟,陛下给予学子们近乎一年的赶考时间,从边远之地赶到的考生络绎不绝,这可是一波接一波的商机啊!

皇上听了百骑尉的汇报,乐得合不拢嘴,立刻吩咐礼部着手考场布置,琢磨考题,并钦点了狄义正、姜恪、孟子成三位大佬担任主考官。

一时间,这事儿成了大明境内最热门的话题,什么边境征战、外族侵扰,全都被科举的热浪盖过了风头,人们议论纷纷的,唯有这场盛大的考试。

而在甘州云阳新区,这里早就开始了类似的选拔,显得格外平静。

陈乾早早地让杨凡、黄栎他们按照这套办法选拔官员,只是受限于云阳规模,影响有限。

对于情报显示的考生赴洛意向,陈乾非但不拦,反而让白芷月给予全力支持,不仅提供盘缠,还派车马护送,让云阳的学生们享受了一把“官方待遇”。

到了洛县,吃住行全由陈大人包揽,这可让云阳的民众对陈大人感激涕零。哪怕皇上下令撤销了陈乾的所有官爵,但在云阳人心里,他依然是他们的陈大人,治下的百姓依然忠心耿耿。

林炎对陈乾这一系列应对措施佩服不已,庆幸自己当初选择辅佐陈乾来到云阳。

陈乾心里清楚,人才流动是大势所趋,只要有好的环境,自然能吸引人才。

就像后世那些成就一番事业后移居海外的,不是不爱国,而是那边条件诱人。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本能追求,堵不如疏,只要云阳发展得好,人才自会回流。

而且,大明科举依旧沿袭老一套,所学多局限于仕途,而云阳需要的是多面手,那些离开的人,不妨看作是自然筛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