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祸国殃民20(2 / 2)

"不如别接这差事……也学周御史他们,挂冠而去……"

袁可立黑着脸说道:"高淮祸辽十年,多少人受害,朗朗世界就没一个人说句公道话吗?我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一死。"

袁保讪讪道:"恩公还是小心些妙。“

袁可立不再说话,埋着头看案卷。

袁保退了出去,先劈柴生火,烧水做饭,然后收拾房间。

袁可立看案卷看了大半夜,终于大致理清了高淮的来历。

这厮原是尚膳监太监,常与帝同起卧,是宫中"十俊"之一。

万历二十四年,宫中接连失火。

为了重修殿宇,许多太监被派到各省充当矿监和税监。这些人到了地方后,大肆搜刮,所得金银财宝一二成上缴内库,余下八九成揣入自个腰包,制造了数不清的冤案。

万历二十七年,高淮被派往辽东采矿征税。

一到开原,高淮就召集辽东四十二家富户,每家分摊矿税白银三千两。胆敢不从的就说他家祖坟下面、宅子下面有矿。这些富户大多认栽出钱。也有十分头铁不从的,就扣一顶通虏的帽子,族灭其家。

开原人畏高淮如虎,排着队上贡。

高淮开心极了,又在广宁、铁岭、沈阳、辽阳等地如法炮制。

后来,又跑到辽南去,结果激起了金州、复州矿工哗变,数千矿工拿着铁锹暴动,要将高淮碎尸万段。

高淮不满辽东总兵马林镇压矿工不力,上疏诬陷马林和矿工是一伙的。

皇帝览奏勃然大怒,不问三七二十一免了马林的职。

兵科给事中侯先春上疏替马林辩解,皇帝更生气了,干脆将马林贬到了哈密卫修城,侯先春则被流放到了岭南。

有皇帝撑腰,高淮更飘上了天。

万历三十一年夏,高淮率领三百家丁,张扬着飞虎旗帜,一路上金鼓喧天,由辽阳出发,经锦州、宁远,每到一处市镇便洗劫一番,直抵山海关下。守关将士不敢开门,高淮便令纵火。

蓟辽总督蹇达闻报,亲自到山海关,将其堵在关外。

高淮趾高气扬声称:"本监这是要进宫见皇爷,你敢阻拦就是造反。“

前有马林、侯先春的例子,蹇达怂了,放他进了关。

高淮敲锣打鼓回到京师,献上了数不清的金银财宝。

给事中田大益、孙善继、姚文蔚等人愤而指责高淮:\"数百人携带兵器闯关而入,呼啸京师,旁若无人,三百年来从无此等人此等事,朝廷纲纪荡然无存。\"

皇帝不仅没责罚高淮,反而罢免了田大益、孙善继、姚文蔚。

辽东巡抚赵楫上疏弹劾高淮:"罪恶万端,无故打死指挥张宁。“

皇帝也是置若罔闻,不予追究。

有了皇帝的纵容,高淮胃口更大了,竟然要镇守协同辽东,直接插手地方军政。

兵部指责高淮狂妄已极,皇帝居然声称:\"这就是朕的旨意。\"

从此之后,高淮在辽东更加飞扬跋扈。

他招募三千流氓无赖,打着皇家的旗号招摇过市,时不时出塞射猎,还擅调黄彪龙骑为其仪仗,又屡派爪牙到朝鲜勒索冠珠貂马。

高淮的恣意横行,激起廷臣的普遍反对。

内阁大学士朱庚上书弹劾:\"高淮在辽东十年,大小城堡无不被他抢劫了一个遍,勒逼破产者不可计数,辽民皆曰,天下有难必自辽始。请陛下杀高淮,以收辽民之心。\"

兵科给事中吕邦耀上疏谴责高淮越权:

\"擅自调动将领出关抢劫胡马卖钱;擅自命令千总、指挥点燃烽火,致边军混乱;擅自出边踏看鞑虏营寨,挑起边衅。\"

兵部尚书李化龙直言不讳警告皇帝:

\"高淮擅自出巡,骚扰地方,克扣军士粮饷,冬衣则转卖鞑虏,致各边军士卧雪眠霜,怨恨朝廷,皆曰,高淮猛于老奴。高淮在,则辽东必亡;高淮去,则辽东安。陛下何故幸一阉佞而宁失辽东百万军民之心?\"

高淮在辽东胡作非为,成了辽东一大公害。

直到万历三十六年,在辽东督抚和阁部官员的一再抗议之下,高淮才被召了回来,没受到任何惩处,反而在通州老家逍遥快活。

看完厚厚的案卷,袁可立只觉得浑身的血脉都在贲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