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朝堂争吵67(2 / 2)
清廷的人口就那么多,但他们不善耕种,不善冶铁,不善制造,善破坏。
他们要想吃得饱,穿得暖,那就得从其他途径来做。
经商,他们也不行。
而且他们早就已经定下未来的战略方针,那就是劫掠大明。
但杨嗣昌却主和,那根本就不可能。
再说镇压农民起义军的事。
天下除了有闯贼外,那是真的有农民起义军。
起义不断的根源,不只是一个天灾就说得过去的。
关键还在于官员不干人事儿。
但凡下面的地方官,干点人事儿,你不但贪,你还得做点事,老百姓看着有希望都不会反。
就像是山东以及北直隶,这些地区的官员也贪,而且贪的厉害,也有天灾,也很厉害。
但农民起义并不多,原因就在于,这些官员贪是贪,但也干点事。
就像顾守义,你看他这个布政使贪不贪?当然贪了,而且贪的还不少,但别人也做事儿,所以嘛,老百姓没反。
所以要说镇压农民起义等,其实孙传庭的做法是对的。
先镇守地方,号召百姓复耕,给予税收等各方面的政策优惠。
只要把百姓安顿下去了,所谓的闯贼,自然也就慢慢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这样的做法,需要的时间会多不少,但胜在稳定。
可惜崇祯不知,一味的督促,最后的结果就是,孙传庭也战死潼关。
所以说,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但绝不是好皇帝。
…
杨嗣昌的话顿时就引起了内阁首辅温体仁的不满。
“杨阁老自己相信这话吗?两千兵卒就能击败鞑子上万大军?
要知,南下的鞑子可有一万五千人,再加上数千的仆从军,前后两万余人。
常经文才多大?区区十六岁之龄便率两千军,击败十倍之敌,此言太过可笑。”
温体仁说着还不禁冷笑几声,仿佛在嘲笑杨嗣昌的无知。
左都御史唐世济在温体仁说完后,便转身看向崇祯躬身一礼道:“陛下!老臣很想杨阁老告诉老臣,该如何用两千兵马击败两万敌军。
何况,我想常经文的两千步卒,如何去击败鞑子骑兵呢?”
满朝文武,并不知道常经文的手中有两千骑兵。
不论是常经文,还是纪匀的公文上,都是以两千兵马代之。
纪匀这样写是没问题的,因为他是属于皇帝崇祯的家奴。
他上的折子,主要是说明战事的具体情况。
而这里面,其实常经文有欺君的事在里面。
因为,战报当中,常经文是需要写明,两千,是步卒还是骑兵。如果步卒,是长枪兵,刀盾兵,火枪兵还是说其他的什么兵种。
这种详细的情况,战报当中是需要写出来的。
不过常经文没有,杨嗣昌等其他人也没在意,直接默认为步卒。
毕竟骑兵这玩意儿,太难养了。
目前大明朝也养不起啥骑兵了,连人都吃不饱,还能怎么养骑兵?
喜欢大明:从纨绔到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