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李显上奏求改姓 韦氏献策为将来102(1 / 2)
朝会之上,气氛庄严肃穆。武则天端坐于龙椅之上,文武大臣分列两旁,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女皇身上,等待着她的指示。
武则天缓缓开口,声音在大殿内回荡:“诸位爱卿,此次殿试组织周密,成果丰硕,录取进士人数之多,已超过太宗朝。这些优秀的人才,是我大周的未来,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朕要求各部门总结此次殿试的经验,继续广开门路,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群臣,然后继续说道:“下一步,我们要在经济、文化、国防等方面继续探索改革。经济上,要鼓励农桑,促进商贸,增强国力;文化上,要弘扬儒学,提倡文学艺术,提升国民素质;国防上,要加强军队训练,提高边防警备,确保国家安全。朕希望,通过这些改革,能达到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目标。”
群臣呼应,纷纷表示赞同。狄仁杰出列,恭敬地说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武三思也出列,表示支持:“陛下所言极是,臣等必将遵循陛下的旨意,推动各项改革,确保国家繁荣昌盛。”
其他大臣也纷纷出列,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忠诚。武则天对群臣的支持感到满意,她知道,只有君臣一心,才能推动国家的改革和发展。
武则天点了点头,表示对群臣的信任和期待:“朕相信,有诸位爱卿的辅佐,我大周定能实现更加辉煌的未来。”
随着朝会的进行,太子李显出列,他的脸上洋溢着激动和自豪。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充满了对大周和武则天的赞美:
“母后,儿臣从这次殿试中看到了我大周的欣欣向荣,国家的文治武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母后的英明领导,使得天下英才得以汇聚一堂,为我大周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儿臣深感激动,也深感自豪。”
李显的目光中闪烁着对母亲深深的敬仰,他继续说道:“前段时间为河内郡王和李大人举办的接风洗尘宴会,不仅是对两位大人功绩的肯定,更是我大周文化繁荣的体现。宴会上,张易之、张昌宗两位大人的文采风流,以及李大人的才智过人,都让儿臣印象深刻。”
太子李显顿了顿,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母后,为了表彰他们的卓越贡献,儿臣请求将儿臣的姓氏改为武,以示对母后的尊敬和对大周的忠诚。同时,请求母后封张易之、张昌宗两位大人为王,以表彰他们的功绩。另外,李春晖大人在此次殿试中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请求母后加封他为国公,以示奖励。”
武则天听后,微微蹙眉。
武则天端坐于龙椅之上,她的目光深邃,缓缓开口说道:“太子,你是李唐的血脉,朕已经确认了你的身份。未来,武周也将是李周,你我母子同心,共同治理这个国家。你不要再提改姓一事,要安心学习,增长才干,以便将来更好地辅佐朕。”
李显听到武则天的话,心中虽然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对母亲的尊敬和理解。他恭敬地回答:“儿臣明白了,母后。儿臣定会专心学习,不负母后所望。”
武则天接着说:“张易之、张昌宗两位大人,你们身为麟台监和司仆卿,时常代替朕处理政务,尽忠职守,功劳显着。朕已经给予你们应有的爵位。古人云‘德要配位’,如果封两位为王,则与武李二姓平起平坐,朕觉得现在还不合时宜。”
张易之和张昌宗听到武则天的话,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表面上仍然表现得十分恭敬。他们出列,齐声说道:“陛下圣明,臣等明白。臣等会继续努力,为国家尽忠,为陛下分忧。”
张易之接着说:“陛下,臣等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今后会更加勤勉地为国家效力,以报答陛下的恩典。”
张昌宗也补充道:“陛下,臣等时刻铭记陛下的教诲,不敢有丝毫懈怠。我们会继续努力,确保国家的政务运转顺畅,让陛下能够安心处理国家大事。” 武则天对两人的态度表示满意,她点了点头,然后转向李春晖:“李春晖,你在这次殿试中的工作勤勉,大家有目共睹。朕决定,由金紫光禄大夫升你为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