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走钢丝207(1 / 2)

今年九卿之中治栗内史才是最发愁的。

年才刚过,今年的大半开支就差不多被始皇帝预支大半。

除开常平仓必要的保留外,剩下的钱粮还要供给南北大军,修建咸阳宫室,内帑也需要国库拨款以养补皇室用度。

只能说大秦摊上俩个好皇帝,都是骄奢淫逸爱花钱的主儿,若是收税的官员不变着法儿的盘剥平民,是真没法供养这父子俩。

顺便一提常平仓制度,朝廷丰年高价购进粮食储存,以保护农民利益;歉收之年低价卖出,以平抑市场粮价。

很多人一提到常平仓就想到朱元璋,但这个制度并不是后者创造的。

《管子》有云:“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夫民有余则轻之……敛积之以轻…故君必有十倍之利,而财之櫎可得而平也。”

谷贱伤农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的“平籴法”,就是常平仓最初的雏形。

言归正传,说回朝堂上。

常頞退下后,又有官员上表呈奏了几件诸如各郡县遇到些小灾小害的情报,需要朝廷予以援助,嬴政一一应允。

再之后,殿中是一阵众人都心知肚明的沉默,一位官员出列,嬴政看着有些面生,很快想起了他的身份。

甘彻,甘龙之曾孙,曾在灭魏之战时出任过王贲裨将,而今任尚书仆射,实际才能一般,能位列公卿纯粹因为世族余荫,为他在战场上捞到不少战功。

说起甘龙,这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

秦孝公变法时,甘龙属于坚定的保守派,十分强烈反对商鞅的变法内容。

而在这之前,甘龙在秦献公时甚至还主持推行过新政,他的政治主张与秦国正统的世族集团有很大的不同。

硬要用一句话来描述,大概就是:变法不彻底,复辟不绝对。

在意识到商鞅变法是大势所趋后他就蛰伏下来,隐藏自身避免引起秦王反感,孝公死后,他果断跳反,新君继位后站出来提倡恢复穆公祖制,可惜依然以失败告终。

最后他选择打不过就加入,自身虽然隐退,但让暗戳戳加入军队,挣得一份功勋在身。在商鞅变法后,世族政治遭到了重大打击,甘氏因为甘龙的先见之明,算是世族中混的最好的一家了。

嬴政如今对他的评价是:受限于自身身份的清醒的聪明人。

清醒,是甘龙认识到了秦国积贫积弱的现状,他知道大秦得变法,不变不行,但这种政治主张是与他身份相悖的,让他这么干无异于造自己的反。

直到见大势已去,甘龙才彻底放弃反抗,甚至刻意迎合。

有趣的是,现在甘龙后人阵营转变后却再一次变为保守派,面临与其族相同的选择,甘彻会选择怎么做?嬴政对此很好奇。

甘彻出列,第一句话就让嬴政有些失望。

“陛下,咸阳城内近日有歹人光天化日之下当众行刺皇室贵胄,臣请下令彻查咸阳城,以找出刺客踪迹。”

甘彻面不改色,和他的曾祖一样,选择站在了变法的对立面。

嬴政不咸不淡:“爱卿放心,朕已经令人去查这件事了,很快便会有眉目。”

甘彻突然躬身一礼说道:“臣有一事一直瞒报陛下,请陛下恕罪。”

“爱卿有何事瞒着朕的?”

甘彻语出惊人:“请上查之,刺杀那日臣家中的门客正好也在场,亲眼目睹刺客刺杀阳滋公主并逃走,并随之追去,最终得以抓住刺客。”

嬴政眉头皱起,心中有些惊诧,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多想了,但事情似乎没他想的那么简单。

刺杀事件背后,不止有一股势力存在……

甘彻对窃窃私语起来的群臣视若无睹,继续说道:“刺客称自己为楚国上蔡人氏,因对大秦心有怨恨,故挺身犯险。据他所说,他们本来的目标是陛下才对,为此已在咸阳城中隐藏半年有余,因为有人传错宫中消息,最终才选择对公主出手,歹人还说……”

说到这里他犹豫起来,有什么话欲言又止。

嬴政看出他的为难,冷笑一声想听听这些人到底在耍什么花样:“歹人说了什么?爱卿可以直言,朕赦你无罪。”

“诺…歹人说,刺杀公主只是为被秦灭掉的六国人讨账,他们会亲手取下陛下的项上之头。”

嘭!

“混帐!”

嬴政怒喝一声,拍案而起。

“陛下息怒。”

原本还在交头接耳的群臣顿时噤若寒蝉,低下的脸上都一脸钦佩同情地看着甘彻,为他用勇气敢当着始皇帝的面说出这种话感到佩服。

毕竟这种事就是在走钢丝,稍不留神族谱上就只剩封面了。

甘彻也表现得诚惶诚恐的模样,似是懊恼后悔于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

嬴政轻吐两口气平复心情,本以为修身养性这么久,寻常言语已经很难再让他生气,没想到还是这么受不得激。

“继续,他还说了些什么,都给朕讲出来。”嬴政看向甘彻。

后者仿佛被吓住,不敢再言语,许久才开口道:“禀陛下,其他的没有了,那歹人嘴很硬,被拷打时什么也不肯说。”

“刺客现在在哪儿?”

“还被关在臣家中,臣一直想找时机禀告陛下,可近来陛下未曾上过朝,所以……”

嬴政无言以对。

他突然眉头一蹙,察觉到甘彻话语中的漏洞。

“陛下若想见刺客,可遣使者去臣家中将其带来审讯……”

甘彻还在继续说着。

“不对,爱卿既然说捉到了刺客,刺客那绝不可能只有一人,能在咸阳策划出这等精密的刺杀计划,他们必然有着组织,朕也查到一个刺客的身份,他却是咸阳人氏,曾为秦卒,自秦灭韩时便发入伍卒,三年前才因伤病退回家乡。”

嬴政眉毛一挑:“这等人对大秦,对朕才更忠心才对,他为何要与人一起刺杀朕,诸卿难道不想给朕一个解释吗?”

“再有,既然得知消息错误,刺客藏于人群中,无人得见,为何不就此罢手离开,而非要刺杀公主为止?”

阳滋公主可没那么大名气引来杀手誓要杀其为止,这也是嬴政觉得刺杀不是六国余孽策划,至少不是六国余孽主导的原因之一。 想要策划这么一场刺杀,在这之前的准备工作可说无比繁琐,而刺客们与背后的组织能忍耐这么久时间默默准备计划,却在实行环节仿佛中了弱智光环,非要刺杀嬴阴嫚不可。

返回